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土层钻进> 一种降水井结构独创技术11328字

一种降水井结构

2021-02-01 15:17:43

一种降水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水井结构。

  背景技术

  降水井是指疏放矿山坑道或采场中积水的小井。通常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有可以利用的地下坑道排水系统,使采场或坑道中的水,沿着水沟导入每隔一定距离的降水井,经与降水井连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仓,再由水泵经专门排水井排到地面或由排水坑道直接流出地面。

  参见图1,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井道1、降水管2、滤料3以及真空泵4。支设时先通过钻机在土层钻取降水井的井道1,接着在井道1底部铺设一层碎石,然后将周侧管壁间隔开设有进水孔的降水管2吊入井道1,用于汇集积水;再将滤料3填充于降水管2与井道1之间,对汇集而来的积水进行过滤,最后用粘性土填堵井道1顶部进行密封,而降水管2内放置真空泵4,将降水管2内汇集的积水抽出。

  但是,在实际铺设过程中发现,降水管2较难一次性吊放至井道1中间位置,此时如果填充滤料3就会造成过滤层分布不均匀,导致该部分过滤的积水可能携带土壤,使得降水管2堵塞。因此,工作人员在填充滤料3前需要对降水管2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在滤料3填充过程中需要保持降水管2的位置,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水井结构,具有限制降水管位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设置有降水管,所述降水管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进水口,还包括用于降水管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与可调节长度的连接杆,所述定位座设置于井道顶部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座围绕形成定位圈,所述降水管插接于定位圈,相邻所述定位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可滑动调节位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井道内壁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先调节连接杆的长度,使得定位座形成的定位圈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降水管,接着滑动定位柱进行位置调整,使得定位组件能够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井道,定位座围绕形成定位圈,当定位圈的中轴线与井道中轴线重合时,降水管穿过定位圈插接于井道,然后就能将碎石子从定位座之间的空隙填充入井道即可,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能够较为有效的对降水管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填充滤料形成的过滤层相对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座中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定位柱滑动连接于滑槽,所述定位柱设置有用于完成滑动后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定位柱滑动于滑槽,能够进行位置调节,有利于定位座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井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与螺母,所述固定套套设于定位柱周侧,所述固定套顶部抵接于定位座底部,所述螺母螺接于定位柱且螺母抵接于固定板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螺母,通过螺母抵接于定位座实现固定,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套与定位柱相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固定套,能够调节定位柱位于井道部分的长度,使得定位柱适应不同深度的井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座朝向降水管一侧分别成弧面设置且弧面的外凸部分背离降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定位座的弧面部分与降水管相接触,有利于提升定位座的接触面积,提升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座底部靠近降水管一侧设置有限制柱,所述限制柱与降水管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限制柱与降水管相接触,降水管插接于井道时被限制柱限制,降低降水管出现摆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定位座相铰接,所述连接杆包括内杆与外杆,所述内杆滑动于外杆,所述外杆螺接有用于顶死内杆的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旋钮进行连接杆的长度调节,当长度调节完成时反转旋钮,完成连接杆的长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座顶部设置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井道内的滤料填充完毕时,降水管的位置被滤料限制,此时可通过提手将定位柱、限制柱抽出,方便进行回收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用前先调整连接杆的长度,使得定位座之间形成的定位圈的大小适应降水管的大小,之后滑动调节定位柱的位置,通过定位柱接触井道内壁实现定位座的固定,使得定位圈的中轴线与井道中轴线重合,最后将降水管穿过定位圈并插入井道,此时降水管位置被限定,之后即可开始滤料的填充,整个使用过程简单,方便限定降水管的位置;

  2.定位座设置有提手,能够方便取出定位组件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井道;2、降水管;3、滤料;4、真空泵;5、定位组件;501、定位座;502、连接杆;511、内杆;512、外杆;6、定位圈;7、定位柱;8、滑槽;9、固定组件;901、固定套;902、螺母;10、限制柱;11、旋钮;12、提手;13、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井道1。井道1内设置有降水管2,降水管2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进水口13,用于供土体内的积水进入降水管2。降水管2与井道1之间填充碎石子充当滤料3,用于过滤积水内的土壤。使用时在降水管2内放置真空泵4,然后将井道1顶部封闭,抽水泵工作时吸引土体内的积水向降水管2内汇集,最后被真空泵4抽出。由于降水井的具体结构、使用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做赘述。

  参见图2与图3,还包括定位组件5,用于对降水管2进行定位,使得降水管2位于井道1中间位置,有利于滤料3填充形成的过滤层相对均匀。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座501与连接杆502,定位座501设置于井道1顶部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定位座501之间通过连接杆502进行连接固定。定位座501所围拢的部分为定位圈6,降水管2插接于定位圈6,使得降水管2受到定位座501的限制,实现定位。定位座501朝向降水管2的一侧成弧面设置,弧面的外凸部分朝向远离降水管2一侧,使用时弧面贴合降水管2,提升定位效果。

  参见图2与图4,定位座501设置有定位柱7,定位柱7与井道1内壁相接触,有利于固定定位座501的位置。定位座501中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8,定位柱7滑动连接于滑槽8,有利于使定位座501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井道1。

  参见图2与图4,定位柱7设置有固定组件9,当定位柱7位置调整完成时,通过固定组件9进行固定。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套901与螺母902,固定套901套设于定位柱7外周侧,螺母902螺接于定位柱7。使用时旋转螺母902,当固定套901顶部抵接于定位座501底部,螺母902底部抵接于定位座501顶部时,定位柱7被固定。优选的,固定套901与定位柱7之间相螺接,有利于调整定位柱7用于插入井道1部分的长度,使得定位柱7适应不同深度的井道1,定位柱7使用时底部与井道1底部相接触。

  参见图2,定位座501底部靠近降水管2部分设置有限制柱10,限制柱10与降水管2的外壁相接触,有利于对降水管2插接于井道1的过程进行限制,降低降水管2出现摆动的可能。优选的,限制柱10与定位柱7之间螺接固定,有利于限制柱10适应不同深度的井道1。

  参见图4,连接杆502两端分别铰接于定位座501侧面且连接杆502可调节长度,有利于调节定位座501之间的间距,使得定位圈6的大小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降水管2。连接杆502包括内杆511与外杆512,内杆511滑动连接于外杆512,外杆512螺接有旋钮11。当连接杆502的长度调节完成时,旋转旋钮11直至顶死内杆511,此时连接杆502的长度被固定。

  参见图2,为了方便回收定位组件5,定位座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倒“U”字形的提手12。当降水井使用完成后,通过提手12将定位座501、定位柱7以及限制柱10等抽出,有利于回收利用。

  支设、回收过程:

  参见图2与图4,当井道1钻取完成时,先反转旋钮11,使得所有的连接杆502均进入可调节状态。接着调节定位座501之间的间距,使得定位圈6的大小适应降水管2的直径,再旋转旋钮11固定连接杆502即可。

  参见图2与图4,然后旋转固定套901、限制柱10,使得定位柱7、限制柱10适应井道1的深度,再接着保持定位圈6的中轴线与井道1的中轴线大致重合的状态下滑动定位柱7,使得定位柱7与井道1内壁相接触。之后旋转螺母902直至螺母902抵接于定位座501,实现定位柱7的固定,此时定位组件5的调节完成。

  参见图2与图4,接着将定位柱7、限制柱10插接于井道1,使得定位座501底部抵接于井道1顶部,然后通过吊机将降水管2穿过定位圈6插接于井道1,接着将碎石子从定位座501之间的空隙填入井道1内部,完成填充后用吊机通过提手12把定位组件5抽出进行回收,最后即可填充黏土封闭井道1顶部,完成降水井的建设。整个简单、方便,不仅能够限制降水管2的位置,对降水管2进行定位,还能使定位组件5适应大小的井道1、降水管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降水井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