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筑>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独创技术7441字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

2021-01-31 22:56:05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索桥加劲梁。

  背景技术

  悬索桥跨度大,结构刚度小,对风的作用比较敏感,一般计算所得颤振稳定性指数很高,颤振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对悬索桥进行抗风性能研究时,一般通过设置中央稳定板、导流板、风嘴等抗风构造措施以确保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上稳定板100、下稳定板100’一般设置于桥面200上方或下方,是一种重要的抗风手段,可显著提高颤振临界风速,但同时也具有遮挡行车视线,影响视距,不便于交通组织、易遭受损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底部开放式的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其可以改善桥梁抗风稳定性能,也可在桥面上方不便于设置中央稳定板时作为替代的抗风手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悬索桥加劲梁,其包括:

  第一主纵梁,其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的一侧;

  第二主纵梁,其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的另一侧;

  以及至少一道横梁,其沿横桥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下方;且每一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纵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纵梁。

  优选的,所述横梁有若干道,且所述横梁之间的间距为2-5m。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纵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索的第一吊点;所述第二主纵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索的第二吊点;且所述第一吊点以及第二吊点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吊点以及第二吊点的间距均为10-20m。

  优选的,所述横梁下方纵向设置有至少一道次纵梁。

  优选的,所述次纵梁有若干道,且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次纵梁有两道,且两道次纵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下方三分点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悬索桥加劲梁还包括:第一风嘴,其连接第一主纵梁;第二风嘴,其连接第二主纵梁。

  优选的,所述悬索桥加劲梁还包括:人行通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嘴和/或第二风嘴上;以及防护栏,其设置在所述人行通道的一侧或两侧。

  优选的,所述悬索桥加劲梁还包括:防撞栏,其连接所述横梁的中央和/或端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底部开放式的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其通过合理设置次纵梁的道数与间距,在提高桥面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充分利用次纵梁结构本身兼作桥面下稳定板,改善桥梁抗风稳定性能,也可在桥面上方不便于设置中央稳定板时作为替代的抗风手段。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中悬索桥中央稳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悬索桥加劲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横梁与次纵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悬索桥加劲梁,其包括:

  第一主纵梁1,其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的一侧,且贯穿全桥设置;

  第二主纵梁2,其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的另一侧,且贯穿全桥设置;

  以及至少一道横梁3(可优选为钢横梁),其沿横桥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下方;且每一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纵梁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纵梁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3有若干道,且所述横梁3之间的间距为2-5m(优选为3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纵梁1上沿纵向(即垂直纸面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索400的第一吊点11;所述第二主纵梁2上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索400的第二吊点21,所述第一吊点11以及第二吊点12相对设置,所述吊索400另一端连接主缆。优选的,所述第一吊点11以及第二吊点21的间距均为10-20m(优选为15m)。

  此外,如图2所述,所述横梁3下方纵向设置有至少一道次纵梁4,优选的,所述次纵梁4有若干道,且均匀间隔设置,特别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次纵梁4有两道,且两道次纵梁4设置在所述横梁3下方三分点位置处。

  由此,如图3所示,主纵梁(第一主纵梁1和第二纵梁2)、次纵梁4、横梁3共同组成格子梁体系,其合理利用次纵梁4结构本身作为桥面下抗风稳定结构,无需设置上、下抗风板即可可提供超过桥面上方中央稳定板的抗风能力,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结构重量。相比现有的主纵梁+横梁的结构体系,本实用新型的加劲梁将现有技术中的横梁—主纵梁—吊索的单一传力路径结构体系变为次纵梁—横梁—主纵梁—吊索/节间横梁—次纵梁—节点横梁—吊索的复合传力路径结构体系,在优化桥面系传力路径的同时具备结实、耐久、稳固性好的优点,使得结构整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冗余度、抗风能力,同时用钢量并未显著增加,且无需额外设置构造措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悬索桥加劲梁还包括:

  防撞栏5,其连接所述横梁3的中央和/或端部;

  第一风嘴6,其连接第一主纵梁1;

  第二风嘴7,其连接第二主纵梁2;

  人行通道8,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嘴6和/或第二风嘴7上;

  以及防护栏9,其设置在所述人行通道8的一侧或两侧,以保证同行安全。

  由此,本实施例中还通过设置风嘴进一步改善断面气动性能、提高桥梁断面抗风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底部开放式的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其通过合理设置次纵梁的道数与间距,在提高桥面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充分利用次纵梁结构本身兼作桥面下稳定板,改善桥梁抗风稳定性能,也可在桥面上方不便于设置中央稳定板时作为替代的抗风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至2中的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且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