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筑>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独创技术16135字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

2021-02-01 09:05:16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避免水渍等在路面积压,路面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555723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降噪路面铺装结构,包括底基层,水稳层设置在底基层上方,纤维封层将水稳层和底基层包裹,其中,纤维封层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水降噪沥青层,第一排水降噪沥青层的一侧设置有透水石,第一排水降噪沥青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水降噪沥青层。

  上述方案在道路表面设置双层排水降噪沥青层,来增加路面的排水性能,降低路面噪音,减少雨天路面水雾,提高行车安全性;通过将侧石设置为透水石,并直接与排水降噪沥青层相接,使雨水可以直接渗入路面两侧的下沉式绿化带中,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通过设置纤维封层来增加铺装路面的应力吸收和扩散的强度,增强其抗裂性能。当该路面实现了排水的功能之后,只有纤维封层来增加路面的强度,从而降低了路面原本的强度,使得路面容易出现破裂的状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沥青路面,在透水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支撑层、第一加强板和第二支撑层、第二加强板能够实现路面在有排水的效果之后还能够保证路面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沥青路面,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包括第一支撑层、透水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柱,若干所述加强柱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矩形槽,所述透水层与所述第二支撑层之间设置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矩形槽配合卡合,所述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网,若干所述支撑网的交接点上均设置有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能够通过加强柱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透水层中,再经过透水层流入第二支撑层的支撑网内实现路面的排水,且在第一支撑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加强筋,加强第一支撑层的支撑力度,而加强筋之间连接有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加强柱,起到对加强筋的支撑,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支撑层的强度,而透水层与第二支撑层之间通过凸块和矩形槽相卡合,且在凸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使得凸块与矩形槽之间卡合紧密,从而加强第二支撑层与透水层之间的支撑力度,在第二支撑层的内部设置支撑网,各个支撑网的交接点通过由水泥制成的固定块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第二支撑层的支撑强度,从而实现了路面在具有排水的效果的同时还不会降低路面原本的强度,保证了路面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凹槽内壁贴合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底部延伸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两侧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块的弹性垫,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导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垫是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使得雨水渗入弹性垫之后弹性垫变大,从而撑起与凹槽内壁贴合的密封块,从而雨水会从支撑块底部的导流道流出,取得了方便排水的有益效果,当路面上不再有雨水时,弹性垫内的水逐渐流失,便会缩小到原来大小,取得了提高第二加强板的结构强度,当弹性垫吸水后会向四周膨胀,同时挤压支撑块支撑密封块,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加强板的支撑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上端设置有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的内部设置有抗压石块,所述抗压石块呈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面层是由沥青混凝土铺垫而成的,当路面出现裂痕或者破裂时,加入冷补沥青混合料,而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沥青混凝土之间能够粘结紧密,使得路面具有很好的修复力,且冷补沥青混合料利于各种路面的修补与养护,而冷沥青混合料具有极强的抗老化和粘结性能,修补后的坑槽不易与原本的路面产生脱落,不需重复修补,而在沥青面层的内部设置有呈梯形状设置的抗压石块,增强了沥青面层的抗压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压石块之间设置有工形架,所述工形架与所述抗压石块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形架是由硬质合金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与抗压石块间隔分布而工形架的两端与抗压石块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了沥青面层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内部填充有透水石,所述透水石的内部开设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用于对第一支撑层的支撑作用,且在第一加强板的内部设置开设有透水孔的透水石,实现了第一加强板的透水效果,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加强板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高强度钢筋,所述高强度钢筋贯穿于所述第二支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各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高强度钢筋,能够增加固定块在支撑的时候的力度,从而增加了第二支撑层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呈梯形设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波浪形的引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的雨水通过第一支撑层时,能够进入与第一支撑层相通的进水口进入引流槽,再经过呈波浪形设置的引流槽从与第二支撑层相通的出水口流出,实现路面的排水,且能够提高路面排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第一支撑层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粘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具有超强的粘接力,加强了沥青面层与第一支撑层之间的连接力度,能够防止路面的破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路面上的雨水能够通过加强柱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透水层中,再经过透水层流入第二支撑层的支撑网内再排出实现路面的排水,当路面的雨水通过第一支撑层时,能够进入与第一支撑层相通的进水口进入引流槽,再经过呈波浪形设置的引流槽从与第二支撑层相通的出水口流出,实现路面的排水,且能够提高路面排水的效率;

  其二,在第一支撑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加强筋,加强第一支撑层的支撑力度,而加强筋之间连接有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加强柱,起到对加强筋的支撑,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支撑层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沥青路面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路面本体的内部结构;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矩形槽与凸块的结构;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凹槽的结构。

  图中:1、沥青面层;2、第一支撑层;3、第一加强板;4、透水层;5、第二支撑层;6、第二加强板;7、抗压石块;8、工形架;9、加强筋;10、加强柱;11、透水石;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引流槽;15、固定块;16、高强度钢筋;17、凸块;18、矩形槽;19、弧形凸起;20、凹槽;21、密封块;22、支撑块;23、弹性垫;24、导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包括第一支撑层2、透水层4和第二支撑层5,第一支撑层2的内部焊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加强筋9,若干加强筋9之间设置有与加强筋9连接在一起的加强柱10,而加强柱10与加强筋9通过焊接固定,各个加强柱10之间形成有用于透水的间隙,在第二支撑层5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矩形槽18,透水层4与第二支撑层5之间突出有若干凸块17,且凸块17与透水层4一体成型,凸块17能够与矩形槽18配合卡合,在凸块17的外表面突出的弧形凸起19能够增加凸块17与矩形槽18的卡合强度,第二支撑层5的内部焊接固定有若干支撑网,若干支撑网的交接点上均焊接有固定块15,各个竖向的固定块15之间相互连接,横向的固定块15之间焊接连接有高强度钢筋16,高强度钢筋16贯穿于第二支撑层5;在第一支撑层2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层2紧密连接的第一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3的内部填充有透水石11,透水石11的内部开设有透水孔,在第二支撑层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层5紧密连接的第二加强板6,第二加强板6的下端开设有凹槽20,凹槽20的内部设置有与凹槽20内壁贴合的密封块21,密封块21底部向下延伸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两侧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密封块21的弹性垫23,支撑块22的底部开设有导流道24,弹性垫23是由遇水膨胀的橡胶制成,而支撑块22与密封块21均为普通的石块,第一加强板3与第二加强板6均是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在透水层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均呈梯形状设置,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之间形成呈波浪形的引流槽14,在第一支撑层2的上端设置有沥青面层1,沥青面层1的内部设置有呈梯形状的抗压石块7,且在抗压石块7之间焊接固定有工形架8,且沥青面层1与第一支撑层2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粘结层,使得沥青面层1与第一支撑层2之间连接更为紧密。

  该路面本体能够将路面上的雨水通过第一支撑层2的加强柱10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透水层4中,并且雨水能够通过进水口12进入引流槽14中,再通过引流槽14然后从出水口13处流出,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且在第一支撑层2的内部焊接固定有若干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加强筋9,加强第一支撑层2的支撑力度,而加强筋9之间连接有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加强柱10,对加强筋9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支撑层2的强度;而透水层4与第二支撑层5之间通过凸块17和矩形槽18相卡合,且在凸块17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19,使得凸块17与矩形槽18之间卡合紧密,从而加强第二支撑层5与透水层4之间的支撑力度,在第二支撑层5的内部设置支撑网,各个支撑网的交接点通过由水泥制成的固定块15连接在一起,且在各个固定块15之间焊接固定有高强度钢筋16,能够增加固定块15在支撑的时候的力度,增加了第二支撑层5的支撑强度,从而实现了路面本体在具有排水的效果的同时还不会降低路面本体原本的强度;第一加强板3用于对第一支撑层2的支撑,且在第一加强板3的内部有开设有透水孔的透水石11,实现了第一加强板3的透水效果,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加强板3的抗压强度,而第二加强板6的凹槽20内的弹性垫23是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当雨水流入第二加强板6的凹槽20时,弹性垫23渐渐变大,从而撑起与凹槽20内壁贴合的密封块21,同时雨水会从支撑块22底部的导流道24流出,方便了路面的排水效果,当路面上不再有雨水时,弹性垫23内的水逐渐流失,弹性垫23便会缩小到原来大小,且弹性垫23能够挤压支撑块22对密封块21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第二加强板6的结构强度;在第一支撑层2的上端设置有由沥青混凝土铺垫而成的沥青面层1,当路面出现裂痕或者破裂时,加入冷补沥青混合料,而冷补沥青混合料与沥青混凝土之间能够粘结紧密,使得路面具有很好的修复力,且冷沥青混合料具有极强的抗老化和粘结性能,修补后的坑槽不易与原本的路面产生脱落,不需重复修补,而在沥青面层1的内部设置有呈梯形状设置的抗压石块7,增强了沥青面层1的抗压力度,在各个抗压石块7之间焊接固定有由硬质合金钢材料制成的工形架8,硬质合金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与抗压石块7间隔分布而工形架8的两端与抗压石块7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了沥青面层1的抗压强度,在沥青面层1与第一支撑层2之间粘结有环氧树脂层,且环氧树脂具有超强的粘接力,加强了第一支撑层2与沥青面层1的连接力度,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防止路面的破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