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钥匙> 一种锁机及锁机组件和使用该锁机组件的舱门独创技术25136字

一种锁机及锁机组件和使用该锁机组件的舱门

2021-02-22 00:57:11

一种锁机及锁机组件和使用该锁机组件的舱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机及锁机组件和使用该锁机组件的舱门。

  背景技术

  现有客车行李舱的舱门上都设置有锁机,用于与车身上设置的锁碰轴卡合,实现舱门的锁止,保证行李舱内物品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锁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1446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安全门锁总成,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安装板且固定板其中一端面与安装板形成安装槽,固定板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锁头(即锁舌),锁舌上设置有卡槽,当锁舌绕锁舌旋转轴转动时,其上的卡槽会与锁碰轴卡合或脱离,实现锁舌的打开或闭合。安装槽内设有促使锁舌打开或闭合的驱动件,其中一个安装板上设有带动驱动件转动的摆臂(即拐臂),拐臂包括一体成型且呈夹角设置的上摆臂(即第一分支臂)及下摆臂(即第二分支臂),第一分支臂及第二分支臂上分别设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安装组件。安全门锁安装于行李舱的舱门上以后,在拐臂上连接有拉杆,通过拉杆可以驱动拐臂转动,进而使锁舌转动解除与锁碰轴的卡合,实现解锁。

  这种锁机布置在舱门上时通常如图1所示,共有四个锁机,分别是左上锁机6、左下锁机7、右上锁机8和右下锁机9,其中左上锁机6和左下锁机7的布置形式相同,其锁舌上卡槽的槽口都是朝下的,也即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上方,这种布置方式也称之为正置布置。右侧的右上锁机8和右下锁机9的布置形式也相同,与左侧的两个锁机对称,也为正置布置。

  此外,舱门上还固定有把手锁盒1(属于现有产品,在此不再介绍其结构和原理),结合图2所示,把手锁盒1通过第一拉杆2与左下锁机7拐臂的第二分支臂71连接,左下锁机7拐臂的第一分支臂72通过第一推杆4与左上锁机6拐臂的第一分支臂连接。同时,把手锁盒1通过第二拉杆3与右下锁机9拐臂的第二分支臂连接,右下锁机9拐臂的第一分支臂通过第二推杆5与右上锁机8的第一分支臂连接。

  当舱门处于关闭且锁止状态时,通过操作把手锁盒1,可以使第一拉杆2和第二拉杆3同时向把手锁盒1的方向移动,从而分别对左下锁机7和右下锁机9的拐臂施加拉力F1,左下锁机7的拐臂逆时针转动,如图2所示,转动到虚线的位置,从而通过第一分支臂72和第一推杆4对左上锁机6的拐臂施加推力F2,使左上锁机6的拐臂同步逆时针转动,也即左上锁机6和左下锁机7的拐臂所受到的都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在左上锁机6和左下锁机7的拐臂同步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锁舌也同步转动,从而与车身上的锁碰轴解除卡合状态。同理,右侧的两个锁机也是一样的过程,四个锁机同时解锁,然后对舱门施加向上的推力即可打开舱门。

  关闭舱门时,对舱门施加向下的力,在舱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各个锁机仍处于解锁状态,在舱门将要关上时,各锁机锁舌的卡槽正对锁碰轴而卡到锁碰轴上,在舱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锁舌自动围绕锁碰轴旋转而实现锁止,使舱门完全关上并锁上。

  现有锁机除了上述正置布置形式之外,还有倒置布置的形式,倒置时四个锁机锁舌上卡槽的槽口都是朝上的,也即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下方,这时通过第一拉杆连接左下锁机的第二分支臂和把手锁盒,通过第二拉杆连接左下锁机的第一分支臂和左上锁机,即可通过把手锁盒带动第一拉杆移动,使左下锁机的拐臂顺时针转动,然后通过左下锁机的第一分支臂和第二拉杆拉动左上锁机的拐臂同步顺时针旋转,实现左侧两个锁机的同步解锁,也即左上锁机和左下锁机的拐臂所受到的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然而,不管是正置还是倒置,其原理均是通过锁舌的卡槽和锁碰轴卡合,实现舱门的锁止,使舱门再受力时,由于锁碰轴的挡止,锁舌无法越过锁碰轴,也即舱门无法开启。虽然锁机的作用是为了限制舱门的运动,理想状态是锁机锁止后舱门不会有任何位移,但是装配机构要有间隙量,再加上制造误差的存在,锁机锁止后舱门还会有各方向的位移量,对于正置锁机来说,由于锁舌卡槽的槽口朝下卡住锁碰轴,所以锁机不会再向下位移,而倒置形式的锁机不会再向上移动。

  因此,上述两种形式都还存在着反向移动的风险,所以最保险的形式是一个锁机限制向上移动、另一个锁机限制向下移动,例如对置布置,上侧锁机卡槽的槽口朝下、下侧锁机卡槽的槽口朝上,也即上侧锁机的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上方、下侧锁机的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下方。再例如背置布置,上侧锁机卡槽的槽口朝上、下侧锁机卡槽的槽口朝下,也即上侧锁机的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下方、下侧锁机的锁舌旋转轴位于锁碰轴的上方。这样,舱门的上下移动都被限制住,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然而目前的问题是:锁机对置或背置之后,例如在对置时,当把手锁盒通过拉杆拉动左下锁机的拐臂转动时,左下锁机的拐臂顺时针转动,能够为左上锁机提供的力也是促使其顺时针转动的,但是对置状态下左上锁机的拐臂需要逆时针转动才能解锁,所以就造成左下锁机无法同步带动左上锁机解锁。同样在背置时,把手锁盒通过拉杆拉动左下锁机的拐臂逆时针转动,而左上锁机需要顺时针转动的力,所以同样也造成两个锁机无法同步解锁。因此,如何使锁机的对置或背置能够实现,保证上下两个锁机能够同步解锁,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无法同步解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锁机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无法同步解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锁止效果比较好、且能够实现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同步解锁的舱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机,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锁舌以及驱动锁舌转动解锁的驱动拐臂,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转换拐臂的转动中心位于转换拐臂的两端之间,转换拐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连接、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连接,以通过转换拐臂实现力的换向,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上述锁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这样当锁机与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对置或背置时,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转动,从而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转换拐臂实现了力的换向。或者是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从而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转动,转换拐臂同样实现了力的换向,使得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机,可以实现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驱动拐臂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保证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都能够获得需要的解锁转向,实现同步解锁。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锁机的布置灵活性,提高锁机的适用性能,驱动拐臂包括呈固定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转换拐臂与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中的一个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转换拐臂,降低锁机制造成本,固定板上焊接固定有用于转动安装转换拐臂的安装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机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机组件,包括结构左右对称的左上锁机和右上锁机、以及结构左右对称的左下锁机和右下锁机,左上锁机、右上锁机、左下锁机和右下锁机均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锁舌以及驱动锁舌转动解锁的驱动拐臂,左上锁机和左下锁机、右上锁机和右下锁机分别均对置布置或者均背置布置,其特征在于:上方两个锁机或者下方两个锁机的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转换拐臂的转动中心位于转换拐臂的两端之间,转换拐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连接、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下侧或上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连接,以通过转换拐臂实现力的换向,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上述锁机组件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这样当锁机与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对置或背置时,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转动,从而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转换拐臂实现了力的换向。或者是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从而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转动,转换拐臂同样实现了力的换向,使得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机组件,可以实现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驱动拐臂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保证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都能够获得需要的解锁转向,实现同步解锁。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锁机的布置灵活性,提高锁机的适用性能,驱动拐臂包括呈固定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转换拐臂与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中的一个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转换拐臂,降低锁机制造成本,固定板上焊接固定有用于转动安装转换拐臂的安装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舱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舱门,包括舱门本体和安装在舱门本体上的锁机组件和把手锁盒,锁机组件包括结构左右对称的左上锁机和右上锁机、以及结构左右对称的左下锁机和右下锁机,左上锁机、右上锁机、左下锁机和右下锁机均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锁舌以及驱动锁舌转动解锁的驱动拐臂,左上锁机和左下锁机、右上锁机和右下锁机分别均对置布置或者均背置布置,上方两个锁机或者下方两个锁机的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转换拐臂的转动中心位于转换拐臂的两端之间,转换拐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连接、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下侧或上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连接,以通过转换拐臂实现力的换向,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上述舱门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固定板上还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这样当锁机与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对置或背置时,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转动,从而使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转换拐臂实现了力的换向。或者是上侧或下侧的另一锁机的驱动拐臂受力旋转,从而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转换拐臂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件驱动本锁机上的驱动拐臂转动,转换拐臂同样实现了力的换向,使得上下两个锁机上驱动拐臂的转向相反。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机组件,可以实现对置或背置的上下两个锁机驱动拐臂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保证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都能够获得需要的解锁转向,实现同步解锁,同时通过锁机对置或背置的布置方式,使得舱门的锁止效果比较好。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锁机的布置灵活性,提高锁机的适用性能,驱动拐臂包括呈固定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转换拐臂与第一分支臂和第二分支臂中的一个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安装转换拐臂,降低锁机制造成本,固定板上焊接固定有用于转动安装转换拐臂的安装板。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舱门施力,便于舱门的开启,所述把手锁盒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各个锁机和把手锁盒在舱门上的布置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左下锁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锁机和把手锁盒在舱门上布置形式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右下锁机的放大结构图;

  图5为图3中各个锁机与把手锁盒的布置形式图;

  图6为图3和图5中左上锁机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3和图5中左上锁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图3和图5中左上锁机的左视图;

  图9为图6和图7中的左上锁机去掉锁舌以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6和图7中的左上锁机去掉锁舌和限位块以后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锁机和把手锁盒的实施例2的布置形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锁机和把手锁盒的实施例3的布置形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锁机和把手锁盒的实施例4的布置形式图。

  图中:1.把手锁盒;2.第一拉杆;3.第二拉杆;4.第一推杆;5.第二推杆;6.左上锁机;7.左下锁机;71.第二分支臂;72.第一分支臂;73.旋转中心;8.右上锁机;9.右下锁机;10.把手锁盒;11.第一拉杆;12.第二拉杆;13.第一推杆;14.第二推杆;15.左上锁机;151.固定板;152.限位块;153.锁舌固定支架;1531.限位块安装臂;154.锁舌旋转轴;155.锁舌;156.拐臂;16.右上锁机;17.左下锁机;18.右下锁机;181.固定板;182.拐臂;1821.第一分支臂;1822.第二分支臂;183.锁舌固定支架;184.限位块;185.锁舌;186.安装板;187.转换拐臂;188.连杆;19.锁碰轴;20.左上锁机;21.右上锁机;22.左下锁机;23.右下锁机;24.左上锁机;25.右上锁机;26.左下锁机;27.右下锁机;28.左上锁机;29.右上锁机;30.左下锁机;31.右下锁机;32.把手锁盒;33.把手锁盒;34.把手锁盒;35.舱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舱门的实施例1如图3所示,包括舱门本体35和安装在舱门本体35上的锁机组件和把手锁盒10,锁机组件由四个锁机组成,分别是左上锁机15、右上锁机16、左下锁机17和右下锁机18,其中左上锁机15和右上锁机16的结构左右对称,左下锁机17和右下锁机18的结构左右对称,左上锁机15和左下锁机17上下对置布置,右上锁机16和右下锁机18上下对置布置,对置布置的形式限制了舱门的上下移动,使得舱门的锁止效果比较好。

  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四个锁机的结构组成与专利文献CN207144676U中所公开的门锁总成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只有两点,一是本实施例中的四个锁机上都安装有限位块;二是本实施例中左下锁机17和右下锁机18上安装有转换拐臂。

  如图4所示为右下锁机18的具体结构图,右下锁机18包括固定板181,固定板181上设置有锁舌固定支架183,锁舌固定支架183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锁舌185,锁舌185上设置有卡槽,图4中卡槽的槽口是朝上设置的。固定板181上还可转动的安装有驱动锁舌185转动解锁的驱动拐臂182,驱动拐臂182呈“7”字形,包括呈固定夹角设置的第一分支臂1821和第二分支臂1822,第一分支臂1821短于第二分支臂1822,因此也可以称第一分支臂1821为短臂,第二分支臂1822为长臂。

  此外,固定板181还包括焊接固定在固定板181上的一个安装板186,安装板186上转动安装有转换拐臂187,转换拐臂187的转动中心位于转换拐臂187的两端之间,转换拐臂187的一端通过连杆188与第一分支臂1821连接,结合图3所示,转换拐臂18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推杆14与右上锁机16的驱动拐臂的短臂连接。另外,锁舌固定支架183上还安装有限位块184,关于限位块的作用稍后做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限位块184、安装板186、转换拐臂187以及连杆188属于锁机上的新增部件之外,锁机的其余组成零部件均与专利文献CN207144676U中的门锁总成相同(经过上下对称之后),这其中当然包括驱动拐臂182具体驱动锁舌185转动的驱动组件,关于这一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详述。另外,把手锁盒10也属于现有产品,本实用新型不再介绍其结构和原理。

  结合图3和图5所示,把手锁盒10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之间,这样可以方便对舱门施力,便于舱门的开启。把手锁盒10通过第二拉杆12与右下锁机18的驱动拐臂的第二分支臂1822连接,同时,把手锁盒10通过第一拉杆11与左下锁机17的驱动拐臂的长臂连接,当然,左下锁机17上转换拐臂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左下锁机17驱动拐臂的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推杆13与左上锁机15驱动拐臂的短臂连接。

  这样当需要解锁时,通过操作把手锁盒10,可以拉动第一拉杆11和第二拉杆12向把手锁盒10的方向移动,以第二拉杆12为例,第二拉杆12拉动驱动拐臂182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连杆188使转换拐臂187顺时针转动,进而推动第二推杆14向上移动,第二推杆14带动右上锁机16的驱动拐臂顺时针转动,也即右上锁机16和右下锁机18上的驱动拐臂转向相反,能够实现同步解锁。左上锁机15和左下锁机17的同步解锁原理也是相同的,在此,实际上是转换拐臂实现了力的换向。

  如图6~图10所示为左上锁机15的结构图,包括固定板151,固定板151上设置有锁舌固定支架153,锁舌固定支架153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锁舌155,锁舌155上设置有卡槽。如图7所示,图中实线状态的锁舌155处于锁止状态,锁舌155上卡槽的槽口是朝下的,此时锁舌155与固定在车身上的锁碰轴19卡合在一起,实现舱门的锁止。图7中虚线状态的锁舌155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锁舌155绕锁舌旋转轴154转过了一定角度,其槽口偏向一侧。

  上述左上锁机15的结构与专利文献CN207144676U中的门锁总成相同(经过左右对称之后),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锁舌固定支架153上一体折弯成型有一个限位块安装臂1531,如图10所示,限位块安装臂1531上安装有一个橡胶材质的限位块152,限位块安装臂1531和限位块152与锁舌155是错开的,位于锁舌155的后侧,不会影响锁舌155的转动。在左上锁机15与锁碰轴19配合锁止后,限位块152与锁碰轴19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如图8所示。

  限位块152面向锁碰轴19的侧面设置成弧形面,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现有的舱门上都设置有便于舱门打开和关闭的气弹簧,在舱门关闭后,气弹簧仍对舱门有一个向内的拉力,虽然舱门和车体之间都设置有龙骨胶条,舱门会紧紧的压在密封胶条上,但是锁机都存在有过行程,即锁舌处于锁止状态时,还有一定的继续旋转行程,因此当气弹簧的拉力比较大时,就会拉动舱门克服龙骨胶条的反作用力,冲过锁机过行程,使舱门继续向车体内移动,造成舱门内陷。

  而设置了限位块152之后,当锁机再向车体内移动时,限位块152就会抵触到锁碰轴19上,从而可以配合龙骨胶条,一起对舱门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舱门内陷。

  本实用新型中舱门的实施例2如图11所示,舱门安装有锁机组件和把手锁盒32,本实施例中锁机组件也包括四个锁机,分别是左上锁机20、右上锁机21、左下锁机22、右下锁机23,把手锁盒32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之间。左上锁机20和左下锁机22上下对置,右上锁机21和右下锁机23上下对置,左上锁机20和右上锁机21左右对称,左下锁机22和右下锁机23左右对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换拐臂设置在上方的两个锁机上,下方的两个锁机除了增加限位块之外,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此实施例中,把手锁盒32对左下锁机22驱动拐臂的长臂施加拉力F3,左下锁机22驱动拐臂的短臂对左上锁机20的转换拐臂施加向下的拉力F4,进而对左上锁机20驱动拐臂的短臂施加向上的拉力F5,左侧上下两个锁机可以同步解锁,右侧上下两个锁机同理。

  本实用新型中舱门的实施例3如图12所示,左上锁机24和左下锁机26上下背置,右上锁机25和右下锁机27上下背置,左上锁机24和右上锁机25左右对称,左下锁机26和右下锁机27左右对称,把手锁盒33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之间,转换拐臂设置在上方的两个锁机上。

  此实施例中,把手锁盒33对左下锁机26驱动拐臂的长臂施加拉力F6,左下锁机26驱动拐臂的短臂对左上锁机24的转换拐臂施加向上的推力F7,进而转换拐臂对左上锁机24驱动拐臂的短臂施加向下的拉力F8,左侧上下两个锁机可以同步解锁,右侧上下两个锁机同理。

  本实用新型中舱门的实施例4如图13所示,左上锁机28和左下锁机30上下背置,右上锁机29和右下锁机31上下背置,左上锁机28和右上锁机29左右对称,左下锁机30和右下锁机31左右对称,把手锁盒34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之间,转换拐臂设置在下方的两个锁机上。

  此实施例中,把手锁盒34对左下锁机30驱动拐臂的长臂施加拉力F9,进而通过短臂使转换拐臂转动,转换拐臂对左上锁机28驱动拐臂的短臂施加向下的拉力F10,左侧上下两个锁机可以同步解锁,右侧上下两个锁机同理。

  在舱门的其他实施例中:转换拐臂与驱动拐臂之间的第一连接件也可以不是连杆,而是具有一定刚度的铁丝或铁棒,当然转换拐臂与另一锁机之间的第二连接件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刚度的铁丝或铁棒。

  在舱门的其他实施例中:各个锁机上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块,当然也不需要再设置锁舌固定支架。

  在舱门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把手锁盒均可以设置在上方的锁机之间,解锁原理是相同的。

  在舱门的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转换拐臂的安装板也可以不是另外焊接在固定板上的,例如可以在固定板上一体成型。

  在舱门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转换拐臂的布置方式不同,有的锁机上的驱动拐臂也可以不包括两个分支臂,而只有一个分支臂,例如图5中,可以将对解锁没有贡献的上方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的长臂省去;再例如图11中,可以将上方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的长臂省去;再例如图12中,可以将上方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的长臂省去;再例如图13中,可以将上方两个锁机的驱动拐臂的长臂省去。

  本实用新型中锁机组件的实施例为:锁机组件的具体形式与上述舱门实施例中的锁机组件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锁机的实施例为:锁机与上述舱门实施例中设置有转换拐臂的锁机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一种锁机及锁机组件和使用该锁机组件的舱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