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独创技术11738字

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2023-05-01 22:13:15

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而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临时建筑建造时会大大延长建造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了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建筑场所会大大延长使用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和固定件,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主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且第一浇筑槽贯穿第一限位件和主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板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主板左侧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且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主板右侧的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的左端和后端,所述转接板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且第二浇筑槽贯穿转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限位槽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呈等间距分布有11个,且第一浇筑槽的竖截面均呈圆形,同时第一浇筑槽的中轴线与主板的中轴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呈等间距分布有5个,且每个支撑条后侧均呈对称式开设有2个固定槽,同时支撑条的长度与主板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四限位槽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转接板呈等间距分布有3个第二浇筑槽,且转接板侧面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主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连接槽、第一浇筑槽和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限位槽配合第一限位件便于将多个主板进行上下叠加连接,同时配合第一浇筑槽便于通过钢筋配合水泥浇筑进行连接加固,同时在水泥凝固时可继续进行安装建造,节省了建造时间,提高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板、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和第二限位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槽便于在进行建造时对连接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进行临时固定,随后向第二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组成的空腔内注入混凝土便于进一步对连接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同时不会对建造进行造成影响。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支撑条和固定槽,通过支撑条对主板的内侧提动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主板的抗弯折能力,同时通过固定槽便于将建筑内板与支撑条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主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板,2、第一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4、连接槽,5、第一浇筑槽,6、第一限位件,7、支撑条,8、固定槽,9、第一连接件,10、连接板,11、第三限位槽,12、第四限位槽,13、第二限位件,14、第二连接件,15、转接板,16、第二浇筑槽,1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主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1和固定件17,主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主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4,且连接槽4分别开设在主板1的左右两侧,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5,且第一浇筑槽5贯穿第一限位件6和主板1顶部,第一限位件6设置在主板1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6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7,支撑条7后侧开设有固定槽8,主板1左侧的连接槽4与第一连接件9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1,且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12,第四限位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板10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9之间,且连接板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3,主板1右侧的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4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的左端和后端,转接板15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16,且第二浇筑槽16贯穿转接板15的上下两端,固定件17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4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17与第二限位槽3相连接。

  第二限位槽3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限位槽3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通过竖截面呈梯形结构的第二限位槽3,便于第二限位槽3与固定件17存在一定夹角的情况下也可使第二限位槽3与固定件17顺利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第一浇筑槽5呈等间距分布有11个,且第一浇筑槽5的竖截面均呈圆形,同时第一浇筑槽5的中轴线与主板1的中轴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通过第一浇筑槽5便于对钢筋和混凝土提供凝固的空间,且有效降低了主板1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了运输难度。

  支撑条7呈等间距分布有5个,且每个支撑条7后侧均呈对称式开设有2个固定槽8,同时支撑条7的长度与主板1的长度相等,通过支撑条7对主板1提供一定的抗弯折能力,且配合固定槽8便于将支撑条7于内部墙板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第一连接件9与连接槽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9与连接槽4进行连接便于对主板1和连接板10的连接进行临时固定,同时避免第二限位槽3和第四限位槽12形成的浇筑空间内的混凝土发生泄漏,提高了实用性。

  第四限位槽12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四限位槽12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3的横截面积相等,通过第四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3拼接成办密封的空腔,进而向空腔内注入混凝土,对主板1和连接板10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转接板15呈等间距分布有3个第二浇筑槽16,且转接板15侧面的固定件17与第二限位槽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浇筑槽16便于对转接板15的整体强度进行加强,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连接槽4和第一连接件9相互连接,使主板1和连接板10进行横向拼接,当需要改变角度时,通过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相互连接,且第二限位槽3与固定件17相互连接使主板1和转接板15进行连接,在进行竖向连接时,首先将钢筋插入第一浇筑槽5、第二浇筑槽16和第二限位槽3与第四限位槽12组合形成的空腔内,使钢筋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再向第一浇筑槽5、第二浇筑槽16和第二限位槽3与第四限位槽12组合形成的空腔内注入混凝土,以此对主板1、连接板10和转接板15的强度进行加强,最后通过固定槽8将支撑条7与内部墙板进行连接即可,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浇筑槽5、第二浇筑槽16和第二限位槽3与第四限位槽12组合形成的空腔内凝固的钢筋混凝土有效提高了整体的抗震能力,且主板1后侧的支撑条7可以提供额外的抗弯折能力,这样就完成了该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使用过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主板1、第一限位槽2、第二限位槽3、连接槽4、第一浇筑槽5和第一限位件6,通过第一限位槽2配合第一限位件6便于将多个主板1进行上下叠加连接,同时配合第一浇筑槽5便于通过钢筋配合水泥浇筑进行连接加固,同时在水泥凝固时可继续进行安装建造,节省了建造时间,提高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连接件9、连接板10、第三限位槽11、第四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件13,通过连接件9与连接槽4便于在进行建造时对连接板10和主板1之间的连接进行临时固定,随后向第二限位槽3和第四限位槽12组成的空腔内注入混凝土便于进一步对连接板10和主板1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同时不会对建造进行造成影响。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支撑条7和固定槽8,通过支撑条7对主板1的内侧提动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主板1的抗弯折能力,同时通过固定槽8便于将建筑内板与支撑条7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