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给水排水> 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独创技术11553字

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

2020-12-25 20:10:55

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屋顶雨水通过屋面雨落管收集后会直接流向路面,缺乏配套雨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对雨水未能实现收集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也造成水资源浪费。

  植物墙作为一种生态环保型建筑,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可以绿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减少温室气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环境质量。雨水收集后能够用来灌溉植物墙,但目前的植物墙技术灌溉频率高设备复杂、需要人工频繁维护、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雨水灌溉植物墙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实时维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包括:

  植物墙;

  雨落管,底端连接有初雨弃除装置,所述初雨弃除装置具有弃流腔和存储腔,所述弃流腔适于与外界连通,所述存储腔连通有第一管路;

  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出水口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延伸至所述植物墙的顶端;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电控流量调节阀,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上还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适于与补水装置连通;

  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控流量调节阀、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水位传感器信号连接;

  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植物墙内,并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将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容纳腔分别成过滤腔和净水腔,所述净水腔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溢水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植物墙包括:

  支架;

  定植篮,具有多个,间隔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定植篮内放置有可拆卸的植物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植篮在所述支架上倾斜30°~50°角度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植篮与所述植物杯之间设置有吸水基质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植篮的底部和/或侧壁上具有透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路上连通有适于对所述植物墙进行定向滴灌的滴灌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雨弃除装置为翻斗式、浮球式或电磁阀控制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雨水收集装置通过第一管路对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在收集之前通过初雨弃除装置对雨水进行了初期净化;水位传感器对雨水收集装置的水位进行感应,进而提示通过补水口进行补水;土壤湿度传感器对植物墙的湿度进行检测,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湿度检测信号对第二管路上的电控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第二管路对植物墙进行灌溉。上述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实现了对植物墙的自动灌溉,补水口以及土壤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更好把握对植物墙的适度灌溉,提高了灌溉的自动化程度,大量减少了雇佣维护人员的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雨水经过滤层后进入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过滤层对雨水进行了进一步的净化,避免雨水含有过多杂质、造成对第二管路的堵塞。

  3.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当雨量过大时,能够通过雨水收集装置顶部的溢水口溢出,对各管路进行卸压,避免水压过大、造成管路的破损。

  4.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定植篮内放置有可拆卸的植物杯,植株放置在植物杯内,能够通过取出植物杯达到更换植株的目的,简单快捷。

  5.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定植篮在支架成30°~50°的角度放置,有利于植株的生长,且利于灌溉水的接收和排出。

  6.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定植篮与植物杯之间设置的吸水基质层,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水分、保持一定的湿度,给植株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7.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定植篮上的透水孔,便于排出过多的灌溉雨,避免对植株进行过度浸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初雨弃除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雨落管;2、自动控制装置;3、土壤湿度传感器;4、第一管路;5、初雨弃除装置;6、容纳体;7、浮球;8、浮动开口;9、雨水收集箱;10、过滤层;11、补水口;12、溢水口;13、水泵;14、第二管路;15、植物杯;16、开关阀;17、水位传感器;18、支架;19、定植篮;20、滴灌带;21、电控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包括:植物墙、雨落管1、雨水收集装置、自动控制装置2以及土壤湿度传感器3。

  如图1所示,雨落管1的底端与初雨弃除装置5相连通,侧壁通过第一管路4与雨水收集装置的顶部连通;所述初雨弃除装置5可以选用翻斗式、浮球式或电磁阀控制式结构,此处采用浮球式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浮球式的初雨弃除装置5包括:连通外界与所述雨落管1的容纳体6以及浮球7;所述容纳体6的顶端具有与所述雨落管1的底端连通的浮动开口8,所述容纳体6的底端设有适于与外界连通的开关阀16;所述浮球7放置在所述容纳体6内部,且所述浮球7的直径大于所述浮动开口8的口径。初期雨水通过所述雨落管1、经所述浮动开口8进入所述容纳体6内,同时所述浮球7跟随所述容纳体6的水位逐渐上浮;当雨水充满所述容纳体6后,所述浮球7将堵住所述浮动开口8,此时雨水将经所述第一管路4流入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内、进行存储;当雨停后,打开所述容纳体6的侧壁的开关阀16,将所述所述容纳体6内的雨水排出,雨水完全排出后,将所述开关阀16关闭。

  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箱9、过滤层10以及水位传感器17;所述过滤层10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箱9内,并将所述雨水收集箱9分隔成过滤腔和净水腔,此处所述过滤层10的材质为活性炭;雨水先进入位于上方的所述过滤腔,经所述过滤层10后进入位于下方的净水腔;所述水位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箱9的内部,并与自动控制装置2信号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箱9的顶部设有补水口11,所述补水口11适于与补水装置连通,所述补水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具有蓄水池的海绵设施;当所述水位传感器17检测到雨水收集箱9内的水位过低时,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发出提醒对所述雨水收集箱9进行补水的信号;所述雨水收集箱9的顶部设有溢水口12,当雨量过大时,雨水能够从所述溢水口12溢出,避免因水压过大造成系统中各管路的破损。

  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收集箱9的净水腔通过水泵13与第二管路14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4延伸至所述植物墙的顶端;所述第二管路14上连通有适于对所述植物墙进行定向滴灌的滴灌带20,所述滴灌带20自上而下盘绕在所述植物墙的植株的上方,所述滴灌带20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与所述植株一一对应的滴灌头。所述第二管路14上连接有电控流量调节阀21,所述电控流量调节阀21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信号连接;所述植物墙内设有土壤湿度传感器3,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3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信号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信号,对所述电控流量调节阀21进行调节控制,进而控制所述滴灌头的启闭及流速。

  如图1所示,所述植物墙包括:支架18以及定植篮19,所述定植篮19上下且左右间隔地连接在所述支架18上,所述定植篮19在所述支架18上倾斜30°~50°角度放置;所述定植篮19内放置有可拆卸的植物杯15,所述植物杯15内种植有植株;所述定植篮19与所述植物杯15之间设置有吸水基质层,此处所述吸水基质层选用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粘接在定植篮19内的内部;所述定植篮19的底部具有透水孔,便于多余的灌溉水流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自动雨水灌溉植物墙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