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石油煤气> 除蜡装置独创技术30695字

除蜡装置

2021-03-26 03:22:55

除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的提纯过程中,常需要加入乙二醇作为溶剂,由于乙二醇的价格较高,一般在提纯结束后会对溶液中的乙二醇进行回收,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例如从石油天然气中脱离出的大量蜡以及泥沙、铁锈等沉碴,因此,需要使用除蜡装置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现有技术中,除蜡装置主要由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构成,当溶液进入除蜡装置后,会在腔室内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溶液分层,溶液中的杂质会自动分层,其中,蜡会漂浮在溶液上方,铁锈和泥沙等沉碴会沉淀到溶液的底部,溶液处于中间的位置,此时再通过排放管道将中间的这部分溶液排出,将杂质留在除蜡装置内。

  然而,上述除蜡方法将杂质隔离后无法实现自动回收蜡,在清理时人工强度大,安全系数低,存在污染环境,物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蜡装置,能够自动隔蜡并回收蜡,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物料跑损和环境污染,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防止未除净蜡进入下游流程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蜡装置,包括除蜡罐体,所述除蜡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收蜡槽以及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共同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三腔室上设置有出液口。

  所述第一收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第一收蜡槽上设置有第一收蜡口,所述第一收蜡口位于所述空腔的上部,所述第一收蜡口与第一收蜡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收蜡管道穿过所述空腔后连接外部集蜡装置。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三隔板、第二收蜡槽以及第二连通管道;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共同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

  所述第二收蜡槽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中,所述第二收蜡槽上设置有第二收蜡口;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汇合管道,所述汇合管道将所述第二收蜡口和所述第一收蜡管道连通。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将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出口位置高于其进口位置;或者

  所述第三隔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通管道,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将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的出口位置高于其进口位置。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连通管道或/和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的出口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限定机构;所述限定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道或/和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的内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挡片连接并带动所述挡片以所述驱动件为转轴在水平方向内进行转动。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除蜡罐体的外部,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除蜡罐体的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二端呈向上弯折状。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除蜡罐体的第三腔室内,所述出液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除蜡罐体的外部;所述出液管道包括第一出液管道和第二出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管道高于所述第二出液管道,所述第一出液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管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出液连通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液管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出液连通管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液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液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收蜡罐;所述第一收蜡槽或/和所述第二收蜡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输送蜡的第二收蜡管道,所述第二收蜡管道与所述第一收蜡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收蜡管道穿过所述除蜡罐体的底部将蜡排出至所述收蜡罐。

  其中,所述第二收蜡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收蜡槽或/和所述第二收蜡槽与所述收蜡罐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开启时,所述第一收蜡槽或/和所述第二收蜡槽与所述收蜡罐为连通状态。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除蜡罐体内还设置有捕雾网,所述捕雾网的上端与所述除蜡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捕雾网的下端通过安装架支撑连接在所述除蜡罐体内。

  其中,所述捕雾网上还设置有气体连通孔。

  在上述的除蜡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除蜡罐体的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污管。所述除蜡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蜡装置包括除蜡罐体,除蜡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收蜡槽、第二收蜡槽、第一连通管道以及第二连通管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共同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将第一连通管道设置在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将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在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将具有第一收蜡口的第一收蜡槽设置在第二腔室中,将具有第二收蜡口的第二收蜡槽设置在第四腔室中,且第一收蜡口和第二收蜡口与第一收蜡管道连通并穿过空腔后连接外部集蜡装置,从而使蜡隔离后能够实现自动回收蜡,降低了清理时的人工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了环境污染和物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蜡装置的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蜡装置的A-A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连通管道与限定机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连通管道与限定机构连接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收蜡槽与第二收蜡槽汇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出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收蜡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隔板开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除蜡罐体;

  10-第一腔室;

  101-第一隔板;

  1011-孔口;

  20-第二腔室;

  201-第二隔板;

  202-第一捕雾网;

  2021-第一气体连通孔;

  203-第二捕雾网;

  2031-第二气体连通孔;

  30-第三腔室;

  301-第三隔板;

  302-第一连通管道;

  40-第四腔室;

  401-第二连通管道;

  1-进液管道;

  2-第一收蜡槽;

  21-第一收蜡口;

  3-第二收蜡槽;

  31-第二收蜡口;

  211-汇合管道;

  212-第一收蜡管道;

  213-第二收蜡管道;

  2131-第三控制阀门;

  4-收蜡罐;

  41-第二排气口;

  42-拆卸件;

  43-排蜡组件;

  5-出液管道;

  501-第一出液管道;

  5011-第一控制阀门;

  502-第二出液管道;

  5021-第二控制阀门;

  503-第一出液连通管道;

  504-第二出液连通管道;

  6-限定机构;

  601-驱动件;

  602-挡片;

  60-排污管;

  70-第一排气口;

  80-人孔;

  90-压力检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蜡装置的A-A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蜡装置的A-A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连通管道与限定机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连通管道与限定机构连接时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收蜡槽与第二收蜡槽汇合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出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收蜡罐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的第一隔板开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蜡装置,包括除蜡罐体100,除蜡罐体10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201、第一收蜡槽2以及第一连通管道302;第一隔板101和第二隔板201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共同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20和第三腔室30,第一隔板101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二隔板201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腔室10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三腔室30上设置有出液口。

  第一收蜡槽2设置在第二腔室20中,第一收蜡槽2上设置有第一收蜡口21,第一收蜡口21位于空腔的上部,第一收蜡口21与第一收蜡管道212相连通,第一收蜡管道212穿过空腔后连接外部集蜡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隔板20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第一连通管道302,第一连通管道302将第二腔室20和第三腔室30连通;其中,第一连通管道302的出口位置高于其进口位置。

  进一步地,该除蜡装置还包括:第三隔板301、第二收蜡槽3以及第二连通管道401;第一隔板101、第三隔板301和第二隔板201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共同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20、第四腔室40和第三腔室3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隔板101、第三隔板301和第二隔板201的高度不超过除蜡罐体100的高度的五分之四。

  其中,第二收蜡槽3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收蜡槽2设置在第四腔室40中,第二收蜡槽3上设置有第二收蜡口31;第三隔板30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穿设汇合管道211,汇合管道211将第二收蜡口31和第一收蜡管道212连通。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收蜡槽2的第一收蜡口21与第二收蜡槽3的第二收蜡口31通过汇合管道211连通,并与第一收蜡管道212连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二收蜡槽2设置在第四腔室40中,第二收蜡槽3上设置有第二收蜡口31;第二收蜡口31位于空腔的上部,第二收蜡口31与外部集蜡装置的连通方式与第一收蜡口21与外部集蜡装置的连通方式相同(图中未示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隔板301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穿设第二连通管道401,第二连通管道401将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连通;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位置高于其进口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通管道302和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位置高于其进口位置是为了增加与第一连通管道302的进口和第二连通管道401的进口所连通的第四腔室40和第二腔室20内的溶液的静置分层效果。以第二连通管道401为例,第二连通管道401的进口与第二腔室20连通,出口与第四腔室40连通,因此,溶液从第二腔室20移动到第四腔室40需要从第二连通管道401位置较低的进口进入再从位置较高的出口排出,整个过程中溶液在第二连通管道401中是向上运动的,也就是说当第二腔室20内溶液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高度时,溶液才能够从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排出,而在第二腔室20内溶液的液面高度没有达到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高度之前,溶液一直在第二腔室20内无法进入到第四腔室40,这样就增加了溶液在第二腔室20内的停留时间,因此可以使溶液中的蜡和沉淀类杂质能够充分分层,这样有利于处于中间的含杂质最少的溶液从第二连通管道401进入第四腔室40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连通管道302和第二连通管道401可以相对设置在对角位置处,从而增加溶液的流动路径,延长沉降分离的时间,进一步促进了溶液的分层效果。例如,当第一连通管道302设置在靠近收蜡管道100的一侧时,第一连通管道302则设置在靠近收蜡管道100的另一侧处。

  此外,为了对除蜡罐体100内的温度和液位进行检测,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温度监测装置例如温度计,液位监测装置例如液位计(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对温度监测装置和液位监测装置的设置数量和具体类型并不加以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通管道302或/和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出口位置处可以分别设置有限定机构6;限定机构6包括驱动件601和挡片602,挡片602设置在第一连通管道302或/和第二连通管道401的内部,驱动件601与挡片602连接并带动挡片602以驱动件601为转轴在水平方向内进行转动。

  具体地,以第一连通管道302和限定机构6连接为例,如图5和图6所示,限定机构6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连通管道302的出口位置处的内部,例如,可以通过铰接、螺纹连接、销钉连接或卡扣连接,其中本实施例对可拆卸连接的具体结构并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挡片602可以为半圆形薄片状结构,挡片602的直径略小于第一连通管道302的直径,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第一连通管道302内的液体通过流量进行调节。但对本实用新型对挡片602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并不加以限定,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由于第一收蜡槽2和第二收蜡槽3的位置是固定的,当除蜡罐体100内的蜡含量较多时,为了避免部分蜡不能够溢入第一收蜡槽2或/和第二收蜡槽3内,驱动件601带动挡片602以驱动件601为转轴在水平方向内进行转动,当挡片602与第一连通管道302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时,挡片602阻挡了第一连通管道302出口的部分液体流量,从而使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内的液面上升,使蜡溢入第一收蜡槽2或/和第二收蜡槽3中,提升收蜡效果。

  第二连通管道401和限定机构6连接时的工作原理与第一连通管道302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限定机构6可以仅设置在第一连通管道302上,可以仅设置在第二连通管道401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连通管道302和第二连通管道401,只要能起到提高液位的效果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此外,限定机构6内还可以设置有限位部(图中未示出),限位部可以为设置在第一连通管道302内壁的靠近挡片602的定位销或者阻挡凸起等,只要能起到限定挡片602的转动角度的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除蜡装置还包括:进液管道1;进液管道1与第一腔室10的进液口相连通,进液管道1的第一端位于除蜡罐体100的外部,进液管道1的第二端位于除蜡罐体100的第一腔室10内,进液管道1的第二端呈向上弯折状。

  需要说明的是,进液管道1的第二端呈向上弯折状可以使溶液在通过进液管道1进入第一腔室时并非笔直的流入,通过设置向上弯折状可以使溶液进入第一腔室时的流动速度减缓,避免对第一腔室内的溶液造成较大扰动,且降低了对除蜡罐体1的内壁造成冲击从而产生腐蚀。

  此外,该除蜡装置还包括:出液管道5;出液管道5与第三腔室30的出液口相连通,出液管道5的第一端位于除蜡罐体100的第三腔室30内,出液管道5的第二端位于除蜡罐体100的外部。

  如图8所示,出液管道5包括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第一出液管道501高于第二出液管道502,第一出液管道501的第一端与第二出液管道50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出液连通管道503相连通,第一出液管道501的第二端与第二出液管道502的第二端第二出液连通管道504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出液连通管道503的上端高于第一出液管道501的高度,出液连通管道503的下端低于第二出液管道502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关闭其中任意一个,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通常情况下,关闭第一出液管道501,开启第二出液管道502,位置较低的第二出液管道502可以防止未除净蜡从出液管道5中一起排出以及堵塞出液管道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其中一者发生故障时,另外一者可作为备用出液管道正常工作,避免发生除蜡罐体100内的溶液无法流出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5011和第二控制阀门50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门5011和第二控制阀门5021可以对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内溶液的流速进行调节,也可以实现对第一出液管道501和第二出液管道502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控制阀门5011和第二控制阀门5021的具体作用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为了对从第一收蜡管道212内流出的蜡及时回收,该除蜡装置还包括:收蜡罐4;第一收蜡槽2或/和第二收蜡槽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输送蜡的第二收蜡管道213,第二收蜡管道213与第一收蜡管道212连通,第二收蜡管道213穿过除蜡罐体100的底部将蜡排出至收蜡罐4。

  其中,第二收蜡管道213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2131,第三控制阀门2131关闭时,第一收蜡槽2或/和第二收蜡槽3与收蜡罐4为封闭状态;第三控制阀门2131开启时,第一收蜡槽2或/和第二收蜡槽3与收蜡罐4为连通状态,通过在第二收蜡管道213上设置第三控制阀门2131,在回收蜡时可以关闭第三控制阀门2131实现封堵,提高安全,避免物料跑损和环境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控制阀门2131可以对第二收蜡管道213内溶液的流速进行调节,也可以实现对第二收蜡管道213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对第三控制阀门2131的具体作用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如图9所示,蜡流入收蜡罐4中储存后,收蜡罐4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排气口41、拆卸件42和排蜡组件43,第二排气口41可以将蜡流入收蜡罐4后收蜡罐4内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拆卸件4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收蜡罐4的拆卸和检修以及定期检查回收。排蜡组件43可以由排出管和封头组成,封头为可拆卸设计,当收蜡罐4内储存的蜡过多时,打开排蜡组件43的封头使蜡从收蜡罐4排出,同时设置排蜡组件43也可以便于清理内部污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除蜡罐体100内还设置有捕雾网,捕雾网的上端与除蜡罐体100的顶部连接,捕雾网的下端通过安装架支撑连接在除蜡罐体100内。

  需要说明的是,捕雾网可以设置在第二腔室20中靠近第一隔板101的位置处,可以设置在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之间的第三隔板301的位置处,也可以设置在第四腔室40和第三腔室30之间的第二隔板201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以捕雾网设置在第二腔室20中靠近第一隔板101的位置处和设置在第二腔室20和第四腔室40之间的第三隔板301的位置处为例,如图3和图4所示,捕雾网可以起到阻止液体通过的作用,起到进一步限定液位和缓冲腔室使溶液流动更稳定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捕雾网是指汽液过滤网,也叫除雾网、除沫网等,用于各种气体除雾,过滤气体中的雾滴雾沫,实现气液分离。

  具体地,捕雾网是使气流通过多层细金属丝网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夹带在气相中的细小液体雾滴经过捕雾网的丝网时,雾滴碰到除雾细丝上,被粘附或吸附下来,经过多次反复吸附,极小的雾滴凝聚成大的液滴,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细丝的丝径向下运动,同时继续吸附气体中的夹带的雾滴,凝聚变大的雾滴流到除雾器的底部,变成液滴滴落下来。

  此外,为了避免捕雾网堵塞导致除蜡罐体100内的气体无法流通,在捕雾网上还设置有气体连通孔,如图3所示,第一捕雾网202上设置有第一气体连通孔2021,第二捕雾网203上设置有第二气体连通孔203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除蜡罐体100的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20、第三腔室30和第四腔室4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污管60,排污管60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如图3所示,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20、第三腔室30和第四腔室4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污管60,排污管60用于将除蜡罐体100的每个腔室的底部沉淀的铁渣、泥沙等杂质及时排出。

  此外,除蜡罐体10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口70,第一排气口70用于将除蜡罐体100内的废气及时排出。除蜡罐体100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人孔80,人孔80可以方便在对除蜡罐体100进行检修和维护时,操作人员从人孔80处进出。

  此外,除蜡罐体10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压力检测接口90,压力检测接口90可以连接压力检测装置。该压力检测接口90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压力检测装置可以是压力表和压力监测计等,本实施例对压力检测接口90的设置数量和压力检测装置的具体类型并不加以限制,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隔板101或/和第三隔板301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1011。其中,可以仅在第一隔板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1011,仅在第二隔板2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1011或者在第一隔板101和第三隔板30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口1011,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选择设置。

  以第一隔板101为例,如图10所示,在第一隔板101上设置有孔口1011,孔口1011可以用于对除蜡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便于观察并方便操作人员通行。具体地,设置孔口1011可以用钢板封堵螺栓连接,并且在钢板与孔口1011连接的四周还可以设置有耐油耐高温密封垫,在不进行检修和维护时钢板与耐油耐高温密封垫配合使用对孔口1011实现密封,防止溶液漏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蜡装置包括除蜡罐体,除蜡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收蜡槽、第二收蜡槽、第一连通管道以及第二连通管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共同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上端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将第一连通管道设置在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将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在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将具有第一收蜡口的第一收蜡槽设置在第二腔室中,将具有第二收蜡口的第二收蜡槽设置在第四腔室中,且第一收蜡口和第二收蜡口与第一收蜡管道连通并穿过空腔后连接外部集蜡装置,从而使蜡隔离后能够实现自动回收蜡,降低了清理时的人工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了环境污染和物料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除蜡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