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石油煤气> 一种煤焦油分离器独创技术8571字

一种煤焦油分离器

2021-02-15 22:42:37

一种煤焦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焦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优质动力煤资源,用这类煤中的块煤炼制半是支柱产业。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 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企业进行分离、提纯,再加以利用。煤焦油在常温常压下呈黑色粘稠液状,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如樟脑丸、沥青、塑料、农药。

  然而,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块煤的产率越来越低,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半焦生产企业成本增加,同时大量的粉煤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现拟在粉煤成型的研究中,以煤焦油重馏分为原料,制备改性粘结剂,充分利用粉煤资源,故需要对煤焦油进行分离提取煤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煤焦油分离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能存取方便,使用简洁,同时质量更轻,使用省时省力的煤焦油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焦油分离器包括:下壳体、中壳体、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下壳体内壁,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套接于所述进气管上,所述环形套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顶部设有吸油层,所述吸油层底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中壳体,所述中壳体顶部设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底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中壳体上设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一侧顶部与所述中壳体一侧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中壳体一侧所设的连接柱之间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中壳体一侧顶部与所述上壳体一侧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中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一侧所设的连接柱之间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中壳体另一侧的接合处设有锁扣,所述中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另一侧的结合处设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为由上至下依次锁销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上下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设置的大小和位置一致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为封闭结构设置,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封闭设置,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煤焦油出口,所述煤焦油出口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煤焦油出口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中壳体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顶部与所述中壳体底部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中壳体顶部与所述上壳体顶部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吸油层为粗粒化纳米纤维亲油材料层,所述吸水层为活性炭层。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焦油分离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焦油分离器,通过该装置分别设有下壳体、中壳体和上壳体,壳体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方便使用后分离开壳体并对设置在壳体内的吸水层和吸油层进行清理或更换,通过壳体之间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可以确保壳体内的相对密封性能,通过可体内的吸水层和吸油层底部均设有锥形通道,便于延长粗煤气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离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转动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壳体,2、中壳体,3、上壳体,4、进气管,5、环形套, 6、吸水层,7、吸油层,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连接柱,11、转轴,12、出气口,13、煤焦油出口,1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分离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所示的转动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下壳体1、中壳体2、上壳体 3,所述下壳体1底部一侧设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内壁,所述下壳体1内壁设有环形套5,所述环形套5套接于所述进气管4上,所述环形套5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1顶部设有吸油层7,所述吸油层7底部设有第一通道8,所述下壳体1上设有中壳体2,所述中壳体2顶部设有吸水层6,所述吸水层6底部设有第二通道9,所述中壳体2上设有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1一侧顶部与所述中壳体2一侧底部设有连接柱 10,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中壳体2一侧所设的连接柱10之间转动插接有转轴 11,所述中壳体2一侧顶部与所述上壳体3一侧底部设有连接柱10,所述中壳体2与所述上壳体3一侧所设的连接柱10之间转动插接有转轴11,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中壳体2另一侧的接合处设有锁扣,所述中壳体2与所述上壳体3另一侧的结合处设有锁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通道8与所述第二通道9为由上至下依次锁销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8与所述第二通道9上下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通道8与所述第二通道9设置的大小和位置一致且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壳体3的顶部为封闭结构设置,所述上壳体3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下壳体1的底部封闭设置,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设有煤焦油出口13,所述煤焦油出口13上设有控制阀14,所述煤焦油出口13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中壳体2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1顶部与所述中壳体2底部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中壳体2顶部与所述上壳体3顶部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吸油层7为粗粒化纳米纤维亲油材料层,所述吸水层6为活性炭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焦油分离器,在工作时,粗煤气可通过下壳体1 底部设有的进气管4进入到下壳体1内壁,并通过设有的环形套5进行缓冲,由环形套5设有的通孔排出,粗煤气进入到下壳体1内后再分离过程中煤气携带焦油和水汽上升,通过下壳体1设有的第一通道8进入到吸油层7,过滤焦油,再上升至中壳体2,通过中壳体2上下为开口设置,使煤气经过吸油层7后继续上升,经由第二通道9进入到吸水层6,过滤水份,通过吸水层6后,煤气通过上壳体3顶部设有的出气口12排出,焦油通过底部设有的煤焦油出口13排出,分离完成后,打开设置在壳体一侧的锁扣,并通过壳体另一侧设有的转轴11转动壳体,即可对设置在壳体内的吸水层6和吸油层7进行清理和更换,通过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9为由上至下依次缩小的锥形结构,可以增加煤气在分离器中的留存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焦油分离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焦油分离器,通过该装置分别设有下壳体1、中壳体2和上壳体3,壳体之间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方便使用后分离开壳体并对设置在壳体内的吸水层6和吸油层7进行清理或更换,通过壳体之间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可以确保壳体内的相对密封性能,通过壳体内的吸水层6 和吸油层7底部均设有锥形通道,便于延长粗煤气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分离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煤焦油分离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