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动物脂肪>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独创技术14291字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

2021-04-25 18:46:58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山茶油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目前,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山茶油中通常存在一些大颗粒的杂质,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差,而且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过滤时,常会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使过滤效率降低,不便于生产的进行。

  例如申请号:201820808143.9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茶油加工用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与两个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电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底部与搅拌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滤网上方的进渣口流入滤渣箱的内部,解决了在过滤过程中堆积在滤网上的虑渣的问题,使得过滤渣难以在过滤网上堆积,能有效的防止过滤网被堵塞,从而使整个过滤时间得到缩减,加快过滤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专利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有效的阻止山茶油中渣滓堵塞滤网情况的发生,其并没有实际结构可有效的使山茶油中渣滓与滤网分离,故存在结构的不足,其不能有效的阻止山茶油中渣滓堵塞滤网情况的发生。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以解决山茶油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过滤时,常会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使过滤效率降低,不便于生产的进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圆锥结构、环状挡圈、排料阀、上盖、矩形进料口、气体排出管、电机、矩形封盖、主管道、连接管道、罗茨鼓风机、圆形橡胶薄片、十字开口、搅拌杆、滤布层、滤板和曝气管;所述滤桶顶部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上盖,且上盖顶端面轴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上盖顶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处所述矩形进料口,且每处所述矩形进料口顶部开口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矩形封盖;所述上盖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所述气体排出管,且气体排出管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所述圆形橡胶薄片;所述圆形橡胶薄片的厚度为三毫米,且圆形橡胶薄片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所述气体排出管内径相一致的所述十字开口;所述滤桶内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环状挡圈,且所述环状挡圈位于所述滤桶内端面的中部区域;所述滤桶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圈顶端面放置有一块直径与所述滤桶内径相一致的所述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顶端面铺设有一层所述滤布层,且滤布层直径与所述滤板直径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滤桶内部位于所述滤布层上方设置有一根所述搅拌杆,且搅拌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高于所述滤布层三厘米。

  进一步的,一根所述主管道贯穿所述滤桶外壁,且主管道贯穿入所述滤桶内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环状挡圈下方部位。

  进一步的,贯穿入所述滤桶内所述主管道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所述曝气管,且该若干根所述曝气管所共同组成的轮廓线略小于所述环状挡圈内径。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滤桶外部的所述主管道通过一根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罗茨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根贯穿入滤桶的内部主管道,且贯穿入滤桶内主管道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曝气管,主管道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罗茨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使用时,经由罗茨鼓风机所产生的风力输送入主管道内的空气从该若干根曝气管的微孔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将冲向滤板并穿过滤板的网格孔及滤布层的网孔,从而气流的吹动使得滤渣的山茶油中的渣滓不会附着在滤布层上,可有效的避免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山茶油滤渣出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去除连接管道和罗茨鼓风机状态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去除连接管道和罗茨鼓风机状态下滤桶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滤桶;101、圆锥结构;102、环状挡圈;2、排料阀;3、上盖;301、矩形进料口;302、气体排出管;4、电机;5、矩形封盖;6、主管道;7、连接管道;8、罗茨鼓风机;9、圆形橡胶薄片;901、十字开口;10、搅拌杆;11、滤布层;12、滤板;13、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1、圆锥结构101、环状挡圈102、排料阀2、上盖3、矩形进料口301、气体排出管302、电机4、矩形封盖5、主管道6、连接管道7、罗茨鼓风机8、圆形橡胶薄片9、十字开口901、搅拌杆10、滤布层11、滤板12和曝气管13;所述滤桶1顶部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上盖3,且上盖3顶端面轴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4;所述上盖3顶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处所述矩形进料口301,且每处所述矩形进料口301顶部开口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矩形封盖5;所述上盖3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所述气体排出管302,且气体排出管302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所述圆形橡胶薄片9;所述圆形橡胶薄片9的厚度为三毫米,且圆形橡胶薄片9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所述气体排出管302内径相一致的所述十字开口901;所述滤桶1内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环状挡圈102,且所述环状挡圈102位于所述滤桶1内端面的中部区域;所述滤桶1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101,且圆锥结构101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2。

  其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环状挡圈102顶端面放置有一块直径与所述滤桶1内径相一致的所述滤板12,因所述滤板12放置在所述环状挡圈102顶端面,故当山茶油滤渣完毕后,后续清理时可将滤板12单独拿出,便于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操作。

  其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滤板12顶端面铺设有一层所述滤布层11,且滤布层11直径与所述滤板12直径相一致。

  其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滤桶1内部位于所述滤布层11上方设置有一根所述搅拌杆10,且搅拌杆10与所述电机4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

  其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搅拌杆10高于所述滤布层11三厘米,故当电机4驱动搅拌杆10转动时,其不会压迫山茶油中的渣滓,从而避免山茶油中的渣滓被压向滤布层11造成堵塞,且其搅拌时所产生的搅拌力与若干根曝气管13微孔处喷出气流相辅相成,进一步的避免山茶油中的渣滓的聚集,防止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的发生。

  其中,如附图4所示,一根所述主管道6贯穿所述滤桶1外壁,且主管道6贯穿入所述滤桶1内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环状挡圈102下方部位。

  其中,如附图6所示,贯穿入所述滤桶1内所述主管道6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所述曝气管13,且该若干根所述曝气管13所共同组成的轮廓线略小于所述环状挡圈102内径,输送入主管道6内的空气从该若干根曝气管13的微孔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将冲向滤板12并穿过滤板12的网格孔及滤布层11的网孔,从而气流的吹动使得滤渣的山茶油中的渣滓不会附着在滤布层11上,可有效的避免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的发生。

  其中,如附图1所示,位于所述滤桶1外部的所述主管道6通过一根所述连接管道7与所述罗茨鼓风机8出风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前,先启动罗茨鼓风机8和电机4,然后通过工具拆卸封闭住矩形进料口301的矩形封盖5,这时可将需要滤渣的山茶油从矩形进料口301添加入滤桶1,当滤渣的山茶油倒入一定容量后,通过工具将矩形封盖5重新封闭住矩形进料口301,以避免外界杂质从矩形进料口301部位落入至滤桶1污染山茶油;

  因本实用新型罗茨鼓风机8出风口通过一根连接管道7与主管道6相连接,故罗茨鼓风机8产生的风力通过连接管道7输送入主管道6内,因贯穿入滤桶1内主管道6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曝气管13,且该若干根曝气管13所共同组成的轮廓线略小于环状挡圈102内径,故输送入主管道6内的空气从该若干根曝气管13的微孔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将冲向滤板12并穿过滤板12的网格孔及滤布层11的网孔,从而气流的吹动使得滤渣的山茶油中的渣滓不会附着在滤布层11上,可有效的避免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电机4的转轴端所连接的搅拌杆10高于滤布层11三厘米,故当电机4驱动搅拌杆10转动时,其不会压迫山茶油中的渣滓,从而避免山茶油中的渣滓被压向滤布层11造成堵塞,且其搅拌时所产生的搅拌力与若干根曝气管13微孔处喷出气流相辅相成,进一步的避免山茶油中的渣滓的聚集,防止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上盖3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气体排出管302,且气体排出管302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圆形橡胶薄片9,并且厚度为三毫米的圆形橡胶薄片9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气体排出管302内径相一致的十字开口901,通过该气体排出管302的设置,利于从若干根曝气管13微孔处喷出气流可冲开十字开口901从气体排出管302处排出,以避免滤桶1内压力过高发生危险,且通过圆形橡胶薄片9的设置,也可有效的避免外界杂质从气体排出管302部位进入至滤桶1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