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独创技术12779字

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2021-03-11 21:20:09

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医用敷料主要包括传统类敷料、天然敷料、合成敷料、药用类敷料、组织工程类等敷料,虽然这些敷料的功能比较完善,但是通常情况下均需要揭开敷料才能观察到伤口的愈合程度,取出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伤口,对伤口造成感染。

  酸致变色纺织品是一种新型材料,目前市场上对酸致变色织物研究较少,处于刚起步阶段,针对涉及酸致变色以及pH值变色的纺织品制备工艺,以及如何在制备获得变色织物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尚处于探索、解决之中,无法在实际生产中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制备获得pH值变色织物,并且在制备获得变色织物的同时使得织物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法提供pH值变色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采用精梳棉和银纤维按混纺比为92~96:4~8混纺形成银棉纱线,将银棉纱线进行织造形成织物,织物经过预处理后,使用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染色,经pH缓冲液浸渍后获得。

  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翻缝、退浆、烧毛、脱脂、漂白和丝光处理。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开清棉、梳棉、预并条、精梳。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支数为32S/1。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制备方法中,银纤维和精梳棉先进行人工混合,干重比例为银纤维:精梳棉为70:30,通过开清棉处理、梳棉后,制成精梳棉/银纤维梳棉条,进一步制成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

  其中,所述预并条的干定重量14.8g/5m。

  其中,所述预并条的方法为选用1根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和5根银纤维三道混并。

  其中,所述精梳棉规格为3d*(30~56mm)。其中,所述银纤维规格为3d*(30~56mm)。其中,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棉规格为3d*38mm。其中,进一步的,所述银纤维规格为3d*38mm。

  其中,所述银棉纱布的织造方法,包括采用银棉纱线按平纹布的喂纱结构进行织物织造。其中,进一步,所述织物的密度为88×64,所述织物的幅宽为72英寸。

  其中,所述茜素染料溶液为茜素染料与水混合获得,茜素染料溶液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茜素染料0.4~0.7g;或者姜黄素染料溶液为姜黄素染料与水混合获得,姜黄素染料溶液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姜黄素染料0.1~0.7g。

  其中,所述茜素染料或姜黄素染料为市售获得。比如,购买自济南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其中,进一步的,所述水为蒸馏水。其中,更进一步的,所述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用蒸馏水配制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然后准确吸取茜素染料或姜黄素染料加入蒸馏水中,并补足所需要的水量。

  其中,所述染色方法为织物经润湿后投入茜素染料溶液中染色,控制织物在30~35℃入染,达到92~95℃后保温染色35~45min,在染色10~15min时加入食盐,然后降至常温;或者,所述染色方法为织物经润湿后投入姜黄素染料溶液中染色,控制织物在30~35℃入染,达到85℃~90℃后保温染色50~60min,在染色15~20min时加入食盐,然后降至常温。

  其中,所述茜素染料溶液染色时浴比为50~75∶1,食盐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0.1~0.5g;或者,所述姜黄素染料溶液染色时浴比为45~75∶1,食盐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0.1~0.5g。

  其中,所述的浴比是织物染色时染料溶液体积与织物质量的比值。

  其中,所述染色方法中使用水浴恒温振荡器控制温度。

  其中,所述银纤维为银氨溶液还原法制备的镀银聚酰胺-6纤维。

  其中,所述银氨溶液还原法,包括预处理、表面活化、敏化、催化、纤维镀银步骤。可以参照中国专利201610522025.7“一种镀银短纤维、抗菌和吸湿排汗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中公开的方法。

  其中,进一步的,所述银纤维为长丝卷曲剪切的短纤维的银纤维。其中,所述镀银短纤维的长度为30-56mm。其中,进一步的,所述镀银短纤维的长度为38mm。

  其中,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棉和银纤维的混纺比为96:4。

  本发明还提供pH值变色抗菌织物,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pH值变色实验

  将本发明制备获得的pH值变色抗菌织物进行不同pH值变色实验,将织物浸渍于pH值4~8的pH缓冲液中,得到织物在各pH值条件下的变色结果,颜色变化和差异明显。其中,使用的pH缓冲液为市售或者由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配置获得。

  抑菌试验

  将本发明pH值变色抗菌织物置于家用双筒洗衣机中,其洗衣桶容积在40~80L,采用无磷标准洗衣剂。试样按程序水洗50次后烘干。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于标准培养基中培养。在已消毒的锥形瓶中,分别放入织物试样(水洗50次后)、标准空白样和设定的阳性对照组,然后在每个瓶中加入70mL 0.03mol/L磷酸缓冲液。将培养后的细菌植入各织物上。向锥形瓶中加入5mL抗菌液,盖上瓶盖,放在往复式振荡器上,于24℃,以150r/min振荡18小时。量取瓶中细菌浓度。

  数据处理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试样的抗菌率。

  Y=(Wb-Wc)/Wb×100%

  式中:

  —Y,抑菌率,%;

  —Wb,标准空白样震荡接触36小时后烧瓶内的细菌浓度;

  —Wc,pH变色抗菌织物试样震荡接触36小时后烧杯内的细菌浓度。

  试验结果应满足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即水洗50次后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抑菌率≥70%;大肠杆菌(8099)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抑菌率≥60%,认为能满足要求。

  试验结果显示水洗50次后本发明pH变色抗菌织物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抑菌率>99%;大肠杆菌(8099)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抑菌率>99%。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pH变色抗菌植物可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确定伤口愈合程度,无需揭开敷料,对伤口伤害性小。

  (2)本发明织物银成分以物理单质形态存在,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使银离子活性能持久释放,从而达到持久的抗菌性能。

  (3)本发明pH变色域接近人体pH的范围,且染料本身对人体无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

  图2为实施例1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在不同pH值下反射光谱曲线,其中,a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3时的反射光谱曲线,b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6时的反射光谱曲线,c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7时的反射光谱曲线,d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8时的反射光谱曲线。

  图3为实施例2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

  图4为实施例2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在不同pH值下反射光谱曲线,其中,a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3时的反射光谱曲线,b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8时的反射光谱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1)采用3d*38mm的精梳棉和3d*38mm长丝卷曲剪切的短纤维的银纤维按照96/4的比例混纺成32S/1的银棉纱线,银纤维和精梳棉先进行人工混合,干重比例为银纤维:精梳棉为70:30,再通过开清棉处理、梳棉后,制成精梳棉/银纤维梳棉条,进一步制成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干定重量14.8g/5m。将1根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和5根银纤维三道混并,精梳棉和银纤维按混纺比为96/4混纺形成银棉纱线,采用银棉纱线按既定的平纹布喂纱结构方案进行织物织造,密度88×64,幅宽72英寸(1.82M)。

  (2)将(1)中所得的织物翻缝、退浆、烧毛、脱脂、漂白和丝光处理。

  (3)用蒸馏水配制茜素染料溶液,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规定量的茜素染料加入干净的染杯中,补足所需要的水量,茜素染料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茜素染料0.5g。

  (4)将(1)中所得的织物在水中润湿后挤干,投入茜素染料溶液染浴中,使用水浴恒温振荡器对织物开始染色,织物35℃入染,达到95℃后保温染色45min,在染色20min时加入食盐,然后降至常温,食盐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加入食盐0.1g,浴比为50∶1。

  (5)染色结束后经水洗、皂洗后将染色织物放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将染色织物浸渍于pH值3~8的缓冲液中,得到各pH值条件下织物的变色结果。图1为实施例1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图2为实施例1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在不同pH值下反射光谱曲线,其中,a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3时的反射光谱曲线,b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6时的反射光谱曲线,c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7时的反射光谱曲线,d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8时的反射光谱曲线。由图2可知,不同pH值的抗菌银棉织物变色较为明显。表1显示了将变色抗菌织物放置于不同的pH值环境下,获得织物变色后的明度、饱和度、色调。

  试验结果显示水洗50次后本发明抗菌聚合物纤维形成的织物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抑菌率>99%;大肠杆菌(8099)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抑菌率>99%。

  实施例2

  (1)采用3d*38mm的精梳棉和3d*38mm长丝卷曲剪切的短纤维的银纤维按照96/4的比例混纺成32S/1的银棉纱线,银纤维和精梳棉先进行人工混合,干重比例为银纤维:精梳棉为70:30,再通过开清棉处理、梳棉后,制成精梳棉/银纤维梳棉条,进一步制成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干定重量14.8g/5m。将1根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和5根银纤维三道混并,精梳棉和银纤维按混纺比为96/4混纺形成银棉纱线,采用银棉纱线按既定的平纹原布喂纱结构方案进行织物织造,密度88X64,幅宽72英寸(1.82M)。

  (2)将(1)中所得的织物翻缝、退浆、烧毛、脱脂、漂白和丝光处理。

  (3)用蒸馏水配制姜黄素染料溶液,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规定量的姜黄素染料加入干净的染杯中,补足所需要的水量,姜黄素染料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姜黄素染料0.5g。

  (4)将(1)中所得的织物在水中润湿后挤干,投入姜黄素染料溶液染浴中,使用水浴恒温振荡器对织物开始染色,织物35℃入染,达到85℃后保温染色60min,在染色20min时加入食盐,然后降至常温。食盐用量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食盐0.1g,浴比为50∶1。

  (5)染色结束后经水洗、皂洗后将染色织物放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将染色织物浸于pH值3~8的缓冲液中,得到各pH值条件下织物的变色结果。图3为实施例2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图4为实施例2获得的变色抗菌织物在不同pH值下反射光谱曲线,其中,a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3时的反射光谱曲线,b为变色抗菌织物在pH值为8时的反射光谱曲线。由图4可知,不同pH值的抗菌银棉织物变色较为明显。表1显示了将变色抗菌织物放置于不同的pH值环境下,获得织物变色后的明度、饱和度、色调。

  试验结果显示水洗50次后本发明抗菌聚合物纤维形成的织物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抑菌率>99%;大肠杆菌(8099)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抑菌率>99%。

  表1

  

《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