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造> 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独创技术15132字

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

2021-02-01 08:59:42

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不使用梭而进行引纬的织机中,设置有检测纬纱的到达的纬纱检测装置。纬纱检测装置用于确认纬纱是否被正常地引纬。纬纱检测装置附带有线缆。线缆用于在控制织机的引纬动作的控制电路与纬纱检测装置之间进行电力的供给、信号的传递。线缆具有规定根数的线缆芯线。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纬纱检测装置具有的金属壳体安装线缆,并且在该金属壳体内从线缆的端部引出线缆芯线,将该线缆芯线的端部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结构。通常,线缆芯线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通过钎焊来进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54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在织机中,在变更织布的编织宽度的情况等下,根据变更后的编织宽度来变更纬纱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此时,存在因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对纬纱检测装置的线缆施加较强的拉伸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线缆芯线从线缆的端部笔直地被引出并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因此会对成为其连接部分的钎焊部施加较大的负载。其结果,存在在线缆芯线的钎焊部产生剥离,由此引起断线不良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能够在线缆被外力拉伸的情况下,抑制线缆芯线的钎焊部的剥离而产生的断线不良。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其检测被引纬的纬纱的到达,上述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具备:感知部,其感知上述纬纱的到达;布线基板,其与上述感知部电连接;装置主体,其收容上述布线基板,并且具有线缆安装部;以及线缆,其具有通过钎焊部与上述布线基板连接的线缆芯线,并且安装于上述装置主体的上述线缆安装部,上述线缆从上述线缆安装部向第一方向被取出,上述线缆芯线在上述线缆安装部从上述线缆的端部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引出,在上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将上述线缆芯线从上述线缆安装部环绕到上述布线基板的芯线环绕路径,上述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将上述装置主体安装于规定位置的安装孔,上述芯线环绕路径形成为绕过上述安装孔的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中,也可以在装置主体的一个侧面形成有用于形成芯线环绕路径的鼓起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线缆被外力拉伸的情况下,抑制线缆芯线的钎焊部的剥离而产生的断线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织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的A方向观察的织机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纬纱检测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纬纱检测装置中,线缆被外力拉伸的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纬纱检测装置;30…装置主体;31…线缆;37…感知部;38…布线基板;40…线缆安装部;41、42…线缆芯线;45、46…钎焊部;52…芯线环绕路径;54…安装孔;58…突出部;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Y…引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织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从图1的A方向(织机前侧)观察的织机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在图1和图2中,织机1是不使用梭而进行引纬的织机,即无梭织机。无梭织机有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喷气织机为例进行说明。

  摇轴11可转动地支承于未图示的框架。在摇轴11的外周面的上部安装有筘座脚12。在筘座脚12的上端部固定有筘座13。如图2所示,筘座13是在引纬方向Y上较长的长条状的部件。引纬方向Y是在对未图示的纬纱进行引纬时纬纱移动的方向。在喷气织机中,通过从未图示的主喷嘴、副喷嘴喷射的空气的流动,使纬纱沿引纬方向Y走纱。

  在筘座13的上部形成有保持槽14。保持槽14形成为截面梯形。在保持槽14安装有筘15。筘15被固定块16固定于筘座13。如图1所示,在筘15形成有引纬通路形成用的凹部15a。凹部15a与引纬方向Y平行而形成引纬通路S。在喷气织机中,纬纱沿着该引纬通路S向引纬方向Y移动(走纱)。

  在筘座13形成有截面T字形的安装槽17。纬纱检测装置20利用该安装槽17安装于筘座13。安装槽17沿筘座13的长边方向形成。如图1所示,安装槽17具有开口部17a。在比开口部17a靠内侧的安装槽17内收容有螺母18。安装槽17的开口部17a的槽宽比安装槽17的内侧部分的槽宽窄。螺母18与螺栓23旋合。在螺栓23安装有L形板19。螺母18、L形板19以及螺栓23是用于将纬纱检测装置20安装于筘座13的部件。具体而言,使螺栓23与螺母18旋合,若紧固螺栓23,则螺栓23的紧固力经由L形板19传递到纬纱检测装置20。由此,能够将纬纱检测装置20固定于筘座13。另一方面,在使螺栓23松动的状态下,能够使纬纱检测装置20在筘座13的长边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在筘座13的长边方向上,纬纱检测装置20的安装位置的调整能够在使螺栓23松动的状态下进行。

  纬纱检测装置20对被引纬的纬纱的到达进行检测,而配置于引纬方向Y的终端侧。引纬方向Y的终端侧是指与配置有主喷嘴的引纬方向Y的始端侧相反的一侧。如图2所示,在引纬方向Y的终端侧配置有两个纬纱检测装置20。两个纬纱检测装置20中的、引纬方向Y的上游侧(图2的左侧)的纬纱检测装置20对从引纬方向Y的始端侧朝向终端侧移动的纬纱的前端是否在预先决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位置进行检测。上游侧的纬纱检测装置20的安装位置与引纬方向Y的织布的编织宽度相匹配地设定。与此相对地,引纬方向Y的下游侧(图2的右侧)的纬纱检测装置20在纬纱在引纬的中途切断时,对切断的纬纱的前端的到达进行检测。检测纬纱的到达的纬纱检测装置有几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光学式的纬纱检测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纬纱检测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该图3表示从图1的C方向观察的纬纱检测装置的内部构造。

  如图3所示,纬纱检测装置20具备装置主体30和安装于该装置主体30的线缆31。装置主体30例如由硬质的树脂成型体和覆盖该树脂成型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金属制的外装板构成。线缆31为了在纬纱检测装置20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之间进行电力的供给、信号的传递而安装于装置主体30。在装置主体30安装有透镜32。透镜32配置为在筘15的附近与引纬通路S面对。在装置主体30的内部与发光元件35及受光元件36一起配置有布线基板38。发光元件35和受光元件36构成感知纬纱的到达的感知部37。

  这里,对使用发光元件35和受光元件36感知纬纱的到达的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从发光元件35放射的光在被透镜32聚光后,向引纬通路S照射。在该状态下,若纬纱的前端通过引纬通路S的光照射位置,则光遇到纬纱而反射。该反射光在被透镜32聚光后,由受光元件36接收。由此,受光元件36的受光量在纬纱的前端通过引纬通路S的光照射位置之前和之后发生变化。即,受光元件36的受光量在纬纱的前端通过引纬通路S的光照射位置的瞬间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纬纱检测装置20中,基于受光元件36的受光量的变化,能够感知纬纱的到达。

  发光元件35和受光元件36分别与布线基板38电连接。布线基板38例如由印刷布线基板构成。在布线基板38的单面或双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布线图案。布线基板38收容在装置主体30的内部。另外,布线基板38固定于装置主体30。

  装置主体30具有线缆安装部40,在该线缆安装部40安装有线缆31。线缆31从线缆安装部40向第一方向D1被取出。第一方向D1表示纬纱检测装置20的宽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如图1和图2所示,线缆31被止动件39固定于筘座13。另外,线缆31经由筘座脚12被导向摇轴11,进而经由摇轴11的内部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如上述那样,从安装于装置主体30的线缆安装部40的线缆31的端部31a引出两根线缆芯线41、42。线缆芯线41、42与布线基板38一起收容于装置主体30的内部。线缆芯线41、42的根数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各个线缆芯线41、42从线缆31的端部31a被引出。另外,各个线缆芯线41、42在线缆安装部40从线缆31的端部31a向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被引出。线缆芯线41、42分别通过钎焊与布线基板38电气且机械式连接。即,线缆芯线41的端部通过钎焊部45与布线基板38连接,线缆芯线42的端部通过钎焊部46与布线基板38连接。

  装置主体30具有两个侧面48、49。在一个侧面48形成有鼓起部50,在另一个侧面49不形成鼓起部50。鼓起部50在使装置主体30的侧面48局部向外侧鼓出的状态下形成。鼓起部50用于在装置主体30的内部形成芯线环绕路径52。芯线环绕路径52是用于将线缆芯线41、42从线缆安装部40环绕到布线基板38的路径。

  另外,装置主体30具有安装孔54。安装孔54是用于将装置主体30安装于织机的规定位置的孔。安装孔54在纬纱检测装置20的高度方向H上,设置于布线基板38与线缆安装部4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螺栓23将装置主体30安装于筘座13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在该情况下,螺栓23的螺纹部通过装置主体30的安装孔54插入到筘座13的安装槽17内。因此,安装孔54在贯通装置主体30的状态下形成。安装孔54与埋入部件56一体形成。埋入部件56在对构成装置主体30的树脂成型体进行树脂成型时,通过至少将埋入部件56的一部分埋入树脂成型体,而与树脂成型体成为一体。

  另一方面,芯线环绕路径52形成为绕过安装孔54和埋入部件56的第二方向D2侧(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一侧)。在芯线环绕路径52形成有突出部58。在线缆31被外力(后述)拉伸的情况下,突出部58以线缆芯线41、42与突出部58接触的方式突出。具体而言,突出部58形成为比线缆芯线41、42的钎焊部45、46向第二方向D2突出。另外,突出部58在直角弯曲的状态下形成。突出部58的角部可以被倒角,也可以被倒圆角为圆形。突出部58由构成装置主体30的树脂成型体的一部分形成,由此,突出部58和装置主体30成为一体构造。突出部58设置在从线缆安装部40到布线基板38的芯线环绕路径52的中途。

  另外,在装置主体30的内部设置有形成芯线环绕路径52的空间、收容布线基板38的空间。其中,在这些空间中填充有树脂60。树脂60在布线基板38和线缆31安装于装置主体30,并且通过钎焊将线缆31的线缆芯线41、42与布线基板38连接后,填充到装置主体30内的空间。在装置主体30的线缆安装部40,通过树脂60将线缆31粘接于线缆安装部40。另外,在装置主体30内的芯线环绕路径52,线缆芯线41、42的周围被树脂60填埋。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纬纱检测装置20中,如图4所示,存在对线缆31施加外力F1、外力F2或外力F3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外力F1、外力F2以及外力F3统称为“外力F”。对线缆31施加外力F的情况例如是指与编织宽度的变更相匹配地变更纬纱检测装置20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为了维护织机而拆装纬纱检测装置20的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因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对线缆31施加较强的外力F的情况。该外力F作用于从装置主体30的线缆安装部40拔出线缆31的方向。因此,若线缆31被外力F拉伸,则因外力F产生的拉伸力的大小,存在在将线缆31粘接于线缆安装部40的树脂60产生剥离的情况。若这样在树脂60产生剥离,则树脂60的粘接力消失。因此,在线缆31被外力F拉伸时,存在线缆31的位置向第一方向D1偏移的情况。

  另外,若线缆31的位置因被外力F拉伸而偏移,则线缆芯线41、42也与线缆31一起向第一方向D1被拉伸。因此,在芯线环绕路径52,即便在线缆芯线41、42与树脂60的边界面,也存在在树脂60产生剥离的情况。

  其结果,在芯线环绕路径52内,随着树脂60的剥离,线缆芯线41、42的位置偏移。此时,在线缆芯线41、42的位置偏移而产生的拉伸力施加到钎焊部45、46前,如图4的B部所示,在芯线环绕路径52的绕过部分,线缆芯线41、42与突出部58接近或接触。由此,将因线缆芯线41、42的位置偏移而施加到钎焊部45、46的负载的一部分分配给线缆芯线41、42与突出部58的接近部分或接触部分。因此,在线缆31被外力F拉伸的情况下,能够减轻施加到线缆芯线41、42的钎焊部45、46的负载,从而抑制钎焊部45、46的剥离而产生的断线不良。此外,即使没有线缆芯线41、42与树脂60的剥离,通过芯线环绕路径52绕过安装孔54的第二方向D2侧,利用在该绕过部分产生的线缆芯线41、42与树脂60的摩擦,与不具有绕过部分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减轻施加到钎焊部45、46的负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芯线环绕路径52形成为绕过装置主体30的安装孔54的第二方向D2侧,即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将装置主体30的尺寸抑制得较小,并且在芯线环绕路径52的中途设置突出部5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主体30的一个侧面48形成有用于形成芯线环绕路径52的鼓起部50。因此,与在与装置主体30分体的部件形成芯线环绕路径52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构成纬纱检测装置20。

《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