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独创技术16454字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

2022-12-30 10:49:25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针织内衣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市场的需要以及环保的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内衣面料的舒适性能,纬编夹层双面布(行业也称Spacer面料)应运而生,该面料一般用于女士的内衣杯位,用该类此面料之后,一般不需在进行贴合或者海绵填充,具有生产流程短、环保等特性。市面上的这类面料挺括且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但是手感不好,偏硬挺,布面显得粗糙,不够高档;而用超细纤维生产的虽然手感好舒适,却极易勾丝,且染色牢度非常难控制的特性。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面料的要求,选择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作为面纱,然后选择60D/1F有光涤纶FDY作为中间的连接层,再选择30D氨纶作为衬垫纱;

  S2、大圆机的选取:选择28针34寸72路的大圆机;

  S3、根据选择好的大圆机机型以及面料,按照织造工艺三角图上机织造生产;

  所述织造工艺三角图的最小循环包括十个纵列线圈和下针筒两支锺角(织针1、2)织针循环、上针筒两支锺角(织针2、1)织针循环,且对针方式是:上针筒锺角2对下针筒锺角1、上针筒锺角1对下针筒锺角2;

  1F:第一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2F:第二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3F:第三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4F:第四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5F:第五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6F:第六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集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集圈;

  7F:第七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8F:第八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9F:第九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10F:第十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所述上机织造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S31、排针:将上针筒织针2、1和下针筒织针1、2进行双面结构交叉式对针,这样可以保证中间连接层的60D/1F涤纶线圈圈柱比罗纹式对针更加稳定,从而获得更好的支撑力和挺括度;

  S32、三角排列六路一个循环;

  S33、调节大圆机车速至12-14转/min。

  S34、落纱方式:2F、3F、4F、5F、7F、8F、9F、10F为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面纱和30D氨纶衬垫纱,而1F、6F为60D/1F有光涤纶FDY连接层;

  S35、送纱量采用100针:面纱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 15cm、衬垫纱30D氨纶6cm、中间连接层60D/1F有光涤纶FDY 55cm;

  S4、织造完成后进行染整工序,染整工序的工艺流程为:

  S41、初定型;

  S42、染色;

  S43、磨毛;

  S44、后定型;

  S45、测试;

  S46、成品检验。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整初定型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00摄氏度、速度9m/min,排风量为80%。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磨毛工艺为:选用4棍的磨毛机,每棍选用400粒/cm2的细砂纸,压力(4±0.1)kg,速度12-14m/min,磨两次。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染色工艺采用普通涤纶染色工艺即可。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150摄氏度、速度10m/min,排风量为90%,使得布料更加平整,成品规格为165cm*480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制得的布料不仅挺括而且支撑力好,磨毛后布面有一定的绒度,手感极度舒适、贴肤,让女士感觉到是真正呼吸的面料,从而用在女士内衣面料的杯位不需再进行贴合或者海绵填充,具有生产流程短、环保等特性;

  2、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制得的布料色牢度易于控制,且可以达到:在温度20℃、湿度65%的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ISO标准实验,干摩擦牢度≥3-4级,湿摩擦牢度≥3级,耐洗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耐水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

  附图说明

  图1为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中织造工艺三角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针筒成圈三角、︺-上针筒集圈三角、-上针筒不编织三角;∧-下针筒成圈三角、︹-下针筒集圈三角、-下针筒不编织三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面料的要求,选择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作为面纱,然后选择60D/1F有光涤纶FDY作为中间的连接层,再选择30D氨纶作为衬垫纱;

  S2、大圆机的选取:选择28针34寸72路的大圆机;

  S3、根据选择好的大圆机机型以及面料,按照织造工艺三角图上机织造生产;

  所述织造工艺三角图的最小循环包括十个纵列线圈和下针筒两支锺角(织针1、2)织针循环、上针筒两支锺角(织针2、1)织针循环,且对针方式是:上针筒锺角2对下针筒锺角1、上针筒锺角1对下针筒锺角2;

  1F:第一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2F:第二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3F:第三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4F:第四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5F:第五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6F:第六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集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集圈;

  7F:第七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8F:第八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9F:第九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10F:第十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所述上机织造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S31、排针:将上针筒织针2、1和下针筒织针1、2进行双面结构交叉式对针,这样可以保证中间连接层的60D/1F涤纶线圈圈柱比罗纹式对针更加稳定,从而获得更好的支撑力和挺括度;

  S32、三角排列六路一个循环;

  S33、调节大圆机车速至12-14转/min。

  S34、落纱方式:2F、3F、4F、5F、7F、8F、9F、10F为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面纱和30D氨纶衬垫纱,而1F、6F为60D/1F有光涤纶FDY连接层;

  S35、送纱量采用100针:面纱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 15cm、衬垫纱30D氨纶6cm、中间连接层60D/1F有光涤纶FDY 55cm;

  S4、织造完成后进行染整工序,染整工序的工艺流程为:

  S41、初定型;

  S42、染色;

  S43、磨毛;

  S44、后定型;

  S45、测试;

  S46、成品检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染整初定型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00摄氏度、速度9m/min,排风量为8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磨毛工艺为:选用4棍的磨毛机,每棍选用400粒/cm2的细砂纸,压力(4±0.1)kg,速度12-14m/min,磨两次;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染色工艺采用普通涤纶染色工艺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150摄氏度、速度10m/min,排风量为90%,使得布料更加平整,成品规格为165cm*480g/m2。

  所述成品实验结果为:在温度20℃、湿度65%的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ISO标准测试,布料的干摩擦牢度≥3-4级、湿摩擦牢度≥3级、耐洗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耐水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面料的要求,选择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作为面纱,然后选择60D/1F有光涤纶FDY作为中间的连接层,再选择30D氨纶作为衬垫纱;

  S2、大圆机的选取:选择28针34寸72路的大圆机;

  S3、根据选择好的大圆机机型以及面料,按照织造工艺三角图上机织造生产;

  所述织造工艺三角图的最小循环包括十个纵列线圈和下针筒两支锺角(织针1、2)织针循环、上针筒两支锺角(织针2、1)织针循环,且对针方式是:上针筒锺角2对下针筒锺角1、上针筒锺角1对下针筒锺角2;

  1F:第一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1集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2F:第二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3F:第三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4F:第四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5F:第五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6F:第六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集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集圈;

  7F:第七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8F:第八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成圈、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9F:第九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不编织、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成圈;

  10F:第十纵列线圈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针筒针织2成圈、上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1不编织、下针筒针织2不编织。

  所述上机织造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S31、排针:将上针筒织针2、1和下针筒织针1、2进行双面结构交叉式对针,这样可以保证中间连接层的60D/1F涤纶线圈圈柱比罗纹式对针更加稳定,从而获得更好的支撑力和挺括度;

  S32、三角排列六路一个循环;

  S33、调节大圆机车速至13转/min。

  S34、落纱方式:2F、3F、4F、5F、7F、8F、9F、10F为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面纱和30D氨纶衬垫纱,而1F、6F为60D/1F有光涤纶FDY连接层;

  S35、送纱量采用100针:面纱75D/72F低弹半光涤纶DTY 15cm、衬垫纱30D氨纶6cm、中间连接层60D/1F有光涤纶FDY 55cm;

  S4、织造完成后进行染整工序,染整工序的工艺流程为:

  S41、初定型;

  S42、染色;

  S43、磨毛;

  S44、后定型;

  S45、测试;

  S46、成品检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染整初定型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00摄氏度、速度9m/min,排风量为8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磨毛工艺为:选用4棍的磨毛机,每棍选用400粒/cm2的细砂纸,压力4kg,速度13m/min,磨两次;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染色工艺采用普通涤纶染色工艺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定型工艺参数为:温度150摄氏度、速度10m/min,排风量为90%,使得布料更加平整,成品规格为165cm*480g/m2。

  所述成品实验结果为:在温度20℃、湿度65%的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ISO标准测试,布料的干摩擦牢度≥3级、湿摩擦牢度≥3级、耐洗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耐水牢度变色≥4级、沾色≥3级。

  1、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制得的布料不仅挺括而且支撑力好,磨毛后布面有一定的绒度,手感极度舒适、贴肤,让女士感觉到是真正呼吸的面料,从而用在女士内衣面料的杯位不需再进行贴合或者海绵填充,具有生产流程短、环保等特性;

  2、本发明采用特殊工艺制得的布料色牢度易于控制,且可以达到:在温度20℃、湿度65%的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ISO标准实验,干摩擦牢度≥3-4级,湿摩擦牢度≥3级,耐洗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耐水牢度变色≥3-4级,沾色≥3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磨绒类纬编夹层双面布料的生产工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