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独创技术5781字

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2021-02-01 01:38:45

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传统的两针板圆筒状1X1罗纹工艺采用的圆筒前后面罗纹隔针交错的方式选针编织,即如果偶数针编织前罗纹,则奇数针编织后罗纹,通过翻针避让的方式完成圆筒罗纹的编织。因此罗纹正反线圈左右均存在空针位,导致罗纹密度较松,严重影响成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针位的设置,使得同样针数宽度内,前后板罗纹针织为总针数N的三分之二,在罗纹正反针衔接处有一边不存在空针位的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该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在密度上紧于传统工艺,大大改善成品品质,并可以在两针板全成型服装起口罗纹的运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在横机上编织而成,编织时以从左往右数第1+3N针位为共有针位,前后针床分别编织前罗纹的正面线圈和后罗纹的正面线圈,第3N针位编织前罗纹反面线圈,第2+3N针位编织后罗纹反面线圈,其中,N为自然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将2+3N针位线圈翻针至前针床,使得后罗纹线圈分别位于前后针床;

  步骤2、纱线右行编织1+3N针位反面线圈和2+3N正面线圈;

  步骤3、将2+3N针位线圈翻针至后针床,使得后罗纹线圈均位于后针床;

  步骤4、将3N针位线圈翻针至后针床,使得前罗纹线圈分别位于前后针床;

  步骤5、纱线左行编织1+3N针位正面线圈和3N针位反面线圈;

  步骤6、将3N针位线圈翻针至前针床,使得前罗纹线圈均位于前针床;

  循环以上步骤形成圆筒状1X1紧罗纹结构,其中,N为自然数。

  采用以上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根据针位的设置,使得同样针数宽度内,前后板罗纹针织为总针数N的三分之二,多于传统工艺,在罗纹正反针衔接处有一边不存在空针位,因此在密度紧于传统工艺,大大改善成品品质,从而在两针板全成型服装起口罗纹的运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发明突破了传统产品工艺方法的上述局限性,属于业内首创,对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感、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针织产品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发明还通过性质不同的针织纱线(如颜色、形状、弹性等不同的针织纱线)的组合,织造的针织物可呈现更为丰富的肌理色彩对比,其织物产品适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在工业实用性方面,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所有电脑横机;可满足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编织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两针板1X1圆筒罗纹工艺的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传统工艺的中间浮线的密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在横机上编织而成,编织时以从左往右数第1+3N针位为共有针位,前后针床分别编织前罗纹的正面线圈和后罗纹的正面线圈,第3N针位编织前罗纹反面线圈,第2+3N针位编织后罗纹反面线圈,其中,N为自然数。换言之,编织前罗纹时,后罗纹线圈均位于对应针位后针床上,前罗纹按照对应针位正反线圈的需求进行翻针位于前后针床,然后进行编织;编织后罗纹时,前罗纹线圈均位于对应针位前针床上,后罗纹按照对应针位正反线圈的需求进行翻针位于前后针床,然后进行编织。

  更具体的,该针织结构可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将2+3N针位线圈翻针至前针床,使得后罗纹线圈分别位于前后针床;

  步骤2、纱线右行编织1+3N针位反面线圈和2+3N正面线圈;

  步骤3、将2+3N针位线圈翻针至后针床,使得后罗纹线圈均位于后针床;

  步骤4、将3N针位线圈翻针至后针床,使得前罗纹线圈分别位于前后针床;

  步骤5、纱线左行编织1+3N针位正面线圈和3N针位反面线圈;

  步骤6、将3N针位线圈翻针至前针床,使得前罗纹线圈均位于前针床;

  循环以上步骤形成圆筒状1X1紧罗纹结构,其中,N为自然数。

  其密度效果可参见图3,针位直接横向距离为x,前后针板距离为y,则传统工艺罗纹正反线圈中间浮线本专利独创技术罗纹正反线圈中间浮线由此可得e<d,可见本申请编织方法成型的组织在密度上紧于传统做法。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两针板圆筒状1X1紧罗纹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