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独创技术15727字

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

2021-02-15 05:03:45

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吸汗速干的针织面料以及服装。

  背景技术

  针织物的组织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原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三类。原组织又称基本组织,是所有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包括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这种组织的织物结构简单,编织容易。变化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或者另几个原组织,以改变原来组织的结构与性能。如变化纬平针组织、双罗纹组织等。花色组织是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外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从而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目前常用的针织物是需要将多功能聚集在一起,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条件的需求,但是太多功能性的纤维聚集在一起制成纺织品,可能会影响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如面料不够轻质,或容易黏结在皮肤上等。

  因此,提供一种轻质吸汗速干穿着舒适的面料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所述针织面料为单层纬平针织结构或珠地网眼结构,是通过丙纶纤维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编织而成,使得针织面料具有重量轻、柔软舒适、吸汗速干以及抗菌性的性能;包含该针织面料的服装能够迅速将人体的汗液吸收,并从亲肤一侧传导向外表面,达到速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呈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或珠地网眼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纬平针组织是一种由纬编机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由同一线圈相互串套而成,在面料的正面形成正面线圈在面料的反面形成反面线圈,具有面料轻薄,透气性好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珠地网眼结构为利用线圈与集圈悬弧交错配置,形成网孔,面料表面表现为凹凸风格,面料背面呈现四角形状、六角结构或八角结构,由于面料有排列整齐的凹凸效果,穿着时具有良好的肌理感,透气性和吸湿排汗的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是由丙纶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对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示例性地选自棉纤维、麻纤维、毛纤维、丝纤维、粘胶、天丝、莫代尔、吸湿性涤纶、吸湿性尼龙或涤纶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中混纺纱是细度为10-80支的混纺纱;其中纱支越大表示纱线越细,纱支越小表示纱线越粗,纱线越细面料越柔软,但是强力越小,反之纱线越粗面料越硬挺,强力越大;本实用新型对混纺纱具体的细度数值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丙纶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的混纺纱是现有的材料,可以通过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中混纺纱的捻向为S捻和/或Z捻。

  在本实用新型中,混纺纱线捻向是指纱线捻回的扭转方向,加捻后纤维的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为S捻,加捻后纤维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为Z捻,纱线的捻向对织物的表面光泽,织物纹路的清晰度以及织物的手感与厚度均有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是由丙纶长丝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并纱后的复合丝编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是由丙纶长丝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交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天然纤维为天然短纤维或天然纤维长丝,所述化学纤维为化学短纤维或化学纤维长丝。

  本实用新型中对丙纶长丝的纤度优选50-150D,旦尼尔(D)为纱线粗细的评判指标,数值越大纱线越粗,数值越小纱线越细;纱线的粗细影响面料的克重、手感、强力等;本实用新型对丙纶长丝的旦尼尔数值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短纤维、天然纤维长丝和天然段纤维示例性地包括棉纤维、麻纤维、毛纤维、丝纤维、粘胶、天丝、莫代尔、吸湿性涤纶、吸湿性尼龙或涤纶等。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丙纶纤维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配合使用,使得到的针织面料具有重量轻、柔软舒适、吸汗速干以及杀菌的性能;其中丙纶短纤维具有质轻的优点,但是存在吸湿性差导致可纺性差的缺点;天然纤维,尤其是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亲肤性和舒适性,但是在穿着过程中,面料会吸收人体肌肤表面的汗液,在吸收汗液后一旦饱和,从湿润状态到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会非常长,干燥速度慢,浸润水分的面料重量加重,粘结在皮肤上,从而影响舒适性、美观性,且容易产生湿冷,引起感冒;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丙纶纤维与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混纺在一起,相互配合使用,能够相互弥补自身的缺点,使得到的针织面料具有轻质、吸汗速干以及杀菌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丙纶纤维的含量决定了纺纱过程中纱线的可纺性、面料的克重、吸汗速干的效果,优选丙纶的含量为20-30%之间,对于具体数值的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丙纶纤维与化学纤维和/或天然纤维以混纺或并纱或交织的方式形成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或珠地网眼结构,可以控制针织面料中网眼的大小、弹性以及孔隙率,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汗速干的能力。尤其是当化学纤维和/或天然纤维选用棉纤维时,由于丙纶纤维的可纺性较差,其与棉纤维的抱合力与纯棉纱等相比在相同捻度下要小,相当于一定量的丙纶短纤维分散于结构紧密的棉纤维之间,使得丙纶棉纤维的混纺纱纱线的结构孔隙率大,相应的面料透气性好、吸汗速干效果好以及抗菌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单层纬平针织结构中线圈的长度为13-16cm,例如13cm、14cm、15cm或16cm等。

  纬平针织结构是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同一个方向串套而成,纬平针织结构的正面为每一线圈有两根与线圈纵行配置成一定角度的圈住,反面的每一线圈具有与线圈横列同向配置的圈弧;纬平针织结构中单元线圈的长度为组成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纬平针织结构中线圈的总长度为单元线圈的长度乘以针数,例如针数为50针,总长度则为50针单元线圈的总长度;线圈长度与纱线的细度有关,线圈的长度与纱线的细度有关,线圈的长度决定了面料的紧实度、克重、收缩率等性能;当线圈的长度越小,得到的纬平针织结构的弹性较好,不易脱丝,尺寸稳定性较好,抗起毛球和勾丝性越好,但是孔隙较小,手感和透气性较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珠地网眼结构的网眼为四角结构、六角结构或八角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20-300g,例如120g、150g、170g、200g、220g、250g、270g、300g等。

  本实用新型对针织面料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包括目的之一所述的针织面料。

  本实用新型中服装包含上述面料,上述针织面料胚布经过精炼、水洗、染色、定型后形成所需的面料,面料经款式设计、打版、裁剪、缝制、整形熨烫后制得所需服装,如T恤、内衣、POLO衫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针织面料通过丙纶纤维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编织而成,呈现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或珠地网眼结构,使得针织面料具有重量轻、柔软舒适、吸汗速干以及抗菌的性能;包含该针织面料的服装能够迅速将人体的汗液吸收,并从亲肤一侧传导向外表面,达到速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丙纶短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丙纶短纤维,2为棉纤维;

  图2是实施例3中丙纶长丝与棉纤维纱线并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丙纶长丝,2为棉纤维;

  图3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单层纬平针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呈现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由质量分数为30%的丙纶短纤维和质量分数为70%的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混纺纱的纱线支数为32支,混纺纱的捻向为S捻和Z捻相间排列而成,50针线圈的总长度为13.5cm;面料的克重为140g。

  图1为实施例1中丙纶短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丙纶短纤维,2为棉纤维,图3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单层纬平针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呈现单层纬平针织结构,由质量分数为20%的丙纶短纤维和质量分数为80%的粘胶短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混纺纱的纱线支数为21支,混纺纱的捻向为S捻,50针线圈的总长度为15.5cm;面料的克重为190g。

  本实施例中混纺纱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且得到的纬平针织结构也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呈现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由质量分数为30%的丙纶长丝和质量分数为70%的棉纤维纱线并纱而成,丙纶长丝的纤度为75D,棉纤维的纱线支数为32支,面料的克重为214g。

  图2为实施例3中丙纶长丝与棉纤维纱线并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丙纶长丝,2为棉纤维,图3为本实施例采用的单层纬平针组织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呈现单层纬平针织结构,由质量分数为30%的丙纶长丝和质量分数为70%的吸汗速干涤纶交织而成,丙纶长丝的纤度为75D,吸汗速干涤纶的纤度为75D,面料的克重为180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呈现珠地网眼结构,由质量分数为30%的丙纶短纤维和质量分数为70%的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混纺纱的纱线支数为21支,面料的克重为230g。

  在单面纬编机上,利用线圈与集圈悬弧交错配置的方式形成网孔,面料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风格,面料的背面的网眼呈现四角结构。

  将实施例1-5得到的针织面料经款式设计、打版、裁剪、缝制、整理熨烫而成轻量吸汗速干针织T恤,所述针织T恤包括本体、衣袖、衣领等主要部位。

  通过对针织面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吸水速干测试:

  吸水性检测方法:准备30cmх30cm的试样,采用滴下法测试面料的吸水性,具体为在试样上滴下一滴水,计测从滴水时至水滴完全吸收所需的时间(s)。测试时间越短表示面料的吸水性越好。

  速干性的检测方法:准备50cmх50cm的试样,测试试样的干重,向试样滴水(0.3mL),待其吸收后测量试样的湿重,将试样悬挂在装置中,每隔5分钟测定当前质量,待试样干燥或90分钟后,停止测定,达到指定水分所需的时间越短,表示试样的速干性越好。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通过表1可知,实施例1-5的针织面料的从滴水至水滴完全吸收所需的时间为1-2s,且滴下0.3mL水滴后,水分残留到30%时所需要的时间为29.3-50.6min,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水速干性。

  (2)抗起毛起球性:

  采用箱式起毛起球法,将织物试样套在橡胶试样管上,放进衬有橡胶软木的方形木箱内,在转动的木箱内翻滚5小时,使试样起球,评定试样的起球情况,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通过对实施例1-5的针织面料进行起球性级别评定,可知实施例1为4级,实施例2为4级,实施例3为4级,实施例4为4级,实施例5为4级,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

  (3)顶破强力测试

  在恒温恒湿(温度为20±2℃,湿度为65%±3)条件下平衡至恒重,采用顶破机对实施例1-5的针织面料进行顶破实验。

  测试得到,实施例1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为302KPa,实施例2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为335KPa,实施例3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为387KPa,实施例4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为395KPa,实施例5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为356KPa,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织面料的破裂强力满足日常服装的需求。

  (4)抗菌性测试

  将实施例1-5得到的针织面料放入小瓶内,滴入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在37℃±1℃的环境下培养18-24小时。加入含0.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理盐水20ml,将菌体从试样上洗脱,采用发光检测法测定洗脱液中的菌数。采用抗菌活性值来表征试样的抗菌效果,该值愈大,表示试样的抗菌效果愈强。

  本测试采用标准棉布进行测试,得到增殖值为2.7,说明该抗菌性实验准确;实施例1的针织面料在洗涤前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6.0,洗涤后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5.9,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实施例2的针织面料在洗涤前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5.9,洗涤后的抗菌活性值为5.9,说明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实施例3的针织面料在洗涤前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5.5,洗涤后的抗菌活性值为5.5,说明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实施例4的针织面料在洗涤前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5.8,洗涤后的抗菌活性值为5.6,说明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实施例5的针织面料在洗涤前试样的抗菌活性值为5.6,洗涤后的抗菌活性值为5.4,说明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