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技术 > 电通讯技术> 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独创技术72452字

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

2021-03-02 06:21:49

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4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364410.7、发明名称为“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全双工(full duplex,FD)通信是在相同的时间,频率和信道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无线全双工通信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发射和接收链路工作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发射链路对接收链路会产生强烈的干扰,干扰信号比接收信号一般高出100~120dB。因此全双工通信中如何消除自干扰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些全双工通信中如何消除自干扰的方法,但在多天线的应用场景中,干扰消除的复杂度急剧上升,目前的全双工通信中消除干扰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干扰消除的问题,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多天线场景中干扰消除的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用以在多天线应用场景下干扰消除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该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全双工单元;其中,任一所述全双工单元包括:功分模块,收发天线、抵消天线,合路模块;所述收发天线包括第一发送端口和第一接收端口,所述第一发送端口连接所述功分模块,所述第一接收端口连接所述合路模块,所述抵消天线包括第二发送端口和第二接收端口,所述第二发送端口连接所述功分模块,所述第二接收端口连接所述合路模块;所述功分模块,用于将待发送信号分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发送;所述收发天线,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全双工单元中的全部收发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传输到所述合路模块;所述抵消天线,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端口接收抵消信号,所述抵消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全双工单元中的全部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所述抵消天线还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传输至合路模块;所述合路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以及,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全双工单元中的全部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和全部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通过本申请对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硬件复杂度,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在较低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多天线的干扰消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屏蔽装置,所述抵消天线置于所述屏蔽装置内,所述屏蔽装置用于阻挡所述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传输至外界,所述抵消天线无法接收到外部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屏蔽装置内附有吸波材料。通过屏蔽装置205中吸波材料的设计,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不会在传输到屏蔽盒时进行反射,避免反射信号被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导致抵消信号与干扰信号不能对消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等分功分器;所述等分功分器用于将所述待发送信号的功率进行平分,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的功率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更易于起到消除干扰的作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定向耦合器或不等分功分器;所述定向耦合器或不等分功分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信号按照比例进行功率分配,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这样有助于提高发送信号能量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连接与所述抵消天线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放大器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的功率按照所述比例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抵消信号向所述合路模块传输。由于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均非常小,因此抵消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失真较小,对抵消效果影响也较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合路模块还包括移相器;所述移相器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或者第三信号相移180度或者180度的整数倍。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巴伦;所述巴伦用于将待发送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幅值相等且相位差为180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所述抵消天线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所述收发天线通过第一环形器与所述功分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连接;所述抵消天线通过第二环形器与所述功分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基于干扰消除的效果取决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干扰消除的效果越好,本申请中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为了使得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趋于一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所述抵消天线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采用收发分离的天线,虽然会使天线口径增加一倍以上,但是收发天线之间无需通过环形器进行隔离,而且通过一定的天线设计,提高收发天线的隔离度,结合本申请提供的干扰对消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干扰消除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移相器,所述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所述抵消天线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所述抵消信号的相位;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抵消天线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抵消信号的幅度。使得抵消信号更好的匹配干扰信号,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移相器,所述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信号的相位;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信号的幅度。使得抵消信号更好的匹配干扰信号,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功分模块、收发天线模块、抵消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包括M个第一发送端口和M个第一接收端口,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包括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M个第二接收端口,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收发天线模块的散射参数矩阵和所述抵消天线模块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分别与所述功分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接收端口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口分别与所述合路模块相连;所述功分模块,用于获取M个待发送信号,将所述M个待发送信号的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所述收发天线模块,用于通过M个第一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所述M个第一信号中的第i个第一信号,通过M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M个第三信号,以及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路模块;第i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第i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M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i为1,2,……M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抵消天线模块,用于通过M个第二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M个第二信号中的第i个第二信号,通过M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M个抵消信号,以及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路模块,所述M个抵消信号中的第i个抵消信号包括第i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所述M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所述合路模块,用于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和所述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其中,第i个第三信号和第i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或者,该装置包括:功分模块、收发天线模块、抵消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包括M个第一发送端口和N个第一接收端口,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包括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N个第二接收端口,所述M、N为正整数;所述收发天线模块的散射参数矩阵和所述抵消天线模块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所述M、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一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发送端口分别与所述功分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接收端口和所述第二接收端口分别与所述合路模块相连;所述功分模块,用于获取M个待发送信号,将所述M个待发送信号的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所述收发天线模块,用于通过M个第一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所述M个第一信号中的第i个第一信号,通过所述N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N个第三信号,以及将所述N个第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路模块;第j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j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第j个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M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i为1,2,……M中的任意一个整数,j为1,2,……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抵消天线模块,用于通过M个第二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M个第二信号中的第i个第二信号,通过N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N个抵消信号,以及将所述N个第三信号传输至所述合路模块,所述N个抵消信号中的第j个抵消信号包括第j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所述M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所述合路模块,用于将所述N个第三信号和所述N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其中,第j个第三信号和第j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M可以等于N,或M可以与N不等。在本申请中,利用M个抵消天线或者其它多端口网络,M个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与M个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对收发天线所有接收端口上收到的所有干扰信号同时进行重建或消除,干扰消除的硬件复杂度大大降低,硬件复杂度由M2降为M。由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抵消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率响应也基本相同,无需对抵消信号进行过多的调幅和调相处理,相比于现有方案硬件复杂度也大大降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包括屏蔽装置,所述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所述M个第二接收端口置于所述屏蔽装置内,或者,所述抵消天线模块置于所述屏蔽装置内,所述屏蔽装置用于阻挡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发送的M个第二信号传输至外界,以及用于阻挡所述抵消天线模块通过所述M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外部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屏蔽装置内附有吸波材料。通过屏蔽装置205中吸波材料的设计,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不会在传输到屏蔽盒时进行反射,避免反射信号被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导致抵消信号与干扰信号不能对消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模块中的收发天线和所述抵消天线模块中的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等分功分器;所述等分功分器用于将所述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的功率进行平分,所述第一信号的功率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更易于起到消除干扰的作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定向耦合器或不等分功分器;所述定向耦合器或不等分功分器用于将所述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按照比例进行功率分配,所述第一信号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这样有助于提高发送信号能量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连接与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放大器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的功率按照所述比例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抵消信号向所述合路模块传输。由于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均非常小,因此抵消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失真较小,对抵消效果影响也较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合路模块还包括移相器;所述移相器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或者所述第三信号相移180度。或者,所述移相器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或者所述第三信号进行移相,所述移相用于将所述抵消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的整数倍。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分模块为巴伦;所述巴伦用于将所述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幅值相等且相位差为180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所述收发天线模块中的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通过第一环形器与所述功分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连接;所述抵消天线模块中的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通过第二环形器与所述功分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环形器和所述第二环形器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基于干扰消除的效果取决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干扰消除的效果越好,本申请中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为了使得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趋于一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采用收发分离的天线,虽然会使天线口径增加一倍以上,但是收发天线之间无需通过环形器进行隔离,而且通过一定的天线设计,提高收发天线的隔离度,结合本申请提供的干扰对消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干扰消除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移相器,所述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所述抵消信号的相位;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抵消天线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抵消信号的幅度。使得抵消信号更好的匹配干扰信号,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移相器,所述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信号的相位;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所述收发天线模块和所述合路模块之间;所述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信号的幅度。使得抵消信号更好的匹配干扰信号,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方法,应用于全双工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将M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将所述M个第一信号通过M个收发天线发送,将所述M个第二信号通过M个抵消天线发送,所述M个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与所述M个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通过M个收发天线接收M个第三信号,通过所述M个抵消天线接收M个抵消信号,其中,所述M个第三信号中的第i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i个收发天线接收到的来自所述M个收发天线发送的信号,i为1,2,……M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和所述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或者,将M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所述M为正整数;将所述M个第一信号通过收发天线发送,将所述M个第二信号通过抵消天线发送,所述收发天线的M个发送端口和N个接收端口形成的散射参数矩阵与所述抵消天线的M个发送端口和N个接收端口形成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通过收发天线接收N个第三信号,通过所述抵消天线接收N个抵消信号,其中,所述N个第三信号中的第j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j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来自所述M个发送端口发射的信号,j为1,2,……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将所述N个第三信号和所述N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本方法在较低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多天线的干扰消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抵消信号相移整数倍的180度;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和所述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包括:将所述M个第三信号和相移后的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功率相差固定的倍数。有助于避免能量损失,提高发送信号的利用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全双工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全双工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位和幅度调整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全双工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有助于在多天线应用场景中进行干扰消除。其中,装置和方法是基于同一构思的,由于装置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能够应用到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参阅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10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到网络设备101,或者应用到终端102。也可以认为,全双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101,或者是终端102。

  网络设备101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单天线或多天线的全双工通信场景中。多天线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包括:多入多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术,或者,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MIMO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全双工单元。任意一个全双工单元中结构的设计是相同的。全双工单元的数量与该全双工通信装置应用的多天线场景中收发天线的数量是一致的。本申请中全双工单元概念的引入是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理解而引入的。可以认为是全双工通信装置中逻辑上的划分。图2中每个全双工单元都包含接收天线(或接收链路)和发送天线(或发送链路),因此,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接收天线(或接收链路)和发送天线(或发送链路)的数量是相等的。但实际应用中,一个全双工单元中不一定既包含发送天线又包含接收天线,因此全双工单元中结构的设计有可能不同,全双工通信装置中发送天线(或发送链路)和接收天线(或链路)的数量也不一定相等。

  为了更方便的描述和示意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本申请中可以均以接收天线(或接收链路)和发送天线(或发送链路)的数量一致为例进行介绍。例如图2所示的全双工装置包括4个接收天线和4个发送天线,数量一致。

  下面结合图2,假设每一个全双工单元均包括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则下面针对任意一个全双工单元中的结构设计进行描述。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每一个全双工单元的设计都可以参考该描述。如图2所示,全双工单元中包括功分模块201、收发天线202、抵消天线203和合路模块204。其中,收发天线202用于收发数据,包括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为方便区分,收发天线202包括的发送端口记为第一发送端口,接收端口记为第一接收端口。第一发送端口连接功分模块201,用于发送来自功分模块201的信号。第一接收端口连接合路模块204,用于接收信号并传输该接收信号到合路模块204。与收发天线202类似,抵消天线203也包括两个端口,记为第二发送端口和第二接收端口。第二发送端口连接功分模块201,第二接收端口连接合路模块204。图2以全双工通信装置中包括四个全双工单位为例进行示意,实际应用中,全双工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任意正整数。该四个全双工单元中的4个收发天线在图2中以TRx1、TRx2、TRx3和TRx4表示。功分模块201连接的发射链路分别用Tx1、Tx2、Tx3和Tx4表示,合路模块204连接的4个接收链路分别用Rx1、Rx2、Rx3和Rx4表示。

  功分模块201,用于将待发送信号分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该第一信号能够通过第一发送端口发送,第二信号能够通过第二发送端口发送。

  收发天线202,用于通过第一发送端口发送第一信号,并通过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第三信号。其中,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例如,全双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则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来自终端的有用信号。又例如,全双工通信装置为终端,则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来自网络设备的有用信号。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包括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各个全双工单元中全部收发天线发送的信号。例如,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4个全双工单元,即包括4个收发天线,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包括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该4个全双工单元的4个收发天线发送的信号。

  收发天线202通过第一接收端口接收到第三信号,还用于将该第三信号传输到合路模块204。合路模块204从该收发天线202接收该第三信号。

  抵消天线203,用于接收来自功分模块201的第二信号,通过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第二接收端口接收抵消信号。这里的抵消信号包括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该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的全部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例如,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4个全双工单元,即包括4个抵消天线,该抵消信号包括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这4个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

  抵消天线203还用于将抵消信号传输至合路模块204。合路模块204用于从该抵消天线203接收该抵消信号。

  这样,合路模块204能够接收到两路信号,包括来自收发天线202的第三信号和来自抵消天线203的抵消信号。该合路模块204还用于将第三信号和该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其中,该抵消信号用于消除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这样干扰信号被消除后,可以输出第三信号中的有用信号。

  本申请中,对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所有抵消天线和收发天线进行设计,以使得干扰消除更好的实现。例如,全双工通信装置中全部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和全部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指的是散射参数的幅度和相位在理论上是相同的,实际中由于加工误差,外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两个天线或天线阵列的散射参数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一般规定只要两个参数的不一致性小于一定范围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天线(或者其它器件)的散射参数矩阵(或者物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等)相同的含义均可参照此描述,不再赘述。干扰消除的效果取决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干扰消除的效果越好。可选的,为了使得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趋于一致,本申请中可以设计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和尺寸相同。这需要对加工精度提高要求。但是不排除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和尺寸虽然不同,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却能够达到一致或者近似一致。由于发送天线和抵消天线特性参数相同,发送天线和抵消天线的输入信号也相同或者差一个固定的倍数,干扰信号和抵消信号也相同或差一个固定的倍数。

  其中,全双工通信装置中全部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和全部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可以是指在全频段相同,也可以是指在某一段频带内相同。

  通过本申请对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硬件复杂度,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在较低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多天线的干扰消除。

  基于图2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如图3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屏蔽装置205,抵消天线203置于屏蔽装置205内,屏蔽装置205用于阻挡抵消天线203发送的信号传输至外界,并使得抵消天线203无法接收到外部信号。或者说屏蔽装置205用于阻挡外界信号被抵消天线203接收。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屏蔽装置205内附有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能够将传递至该吸波材料的信号吸收掉,所谓吸收的意思是指不进行反射。吸收信号的能力与吸波材料的材质有关。屏蔽装置205中可以包括金属隔离墙,起到隔离信号的作用。

  任一全双工单元中的抵消天线通过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是传向四面八方的。其中一个全双工单元的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所有抵消天线泄露的信号,生成抵消信号。通过屏蔽装置205中吸波材料的设计,抵消天线发送的信号不会在传输到屏蔽盒时进行反射,避免反射信号被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导致抵消信号与干扰信号不能对消的问题。吸波屏蔽装置205中吸波材料的设计能够使得抵消天线在收发信号时模拟自由空间的收发,还能够屏蔽除该全双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以及避免该抵消天线的信号对其它通信装置造成干扰。

  在图2或图3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架构的基础上,以下介绍几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可能的实现方式。仍以四个全双工单元为例进行示意说明。以下实现方式以在图3的架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在图2的架构基础上也可以类似的实现。

  收发天线可以包括两种形式,抵消天线也可以包括两种形式。如图4a所示,收发天线的一种形式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抵消天线的一种形式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该四个全双工单元中的4个收发天线的发送端口在图4a中以Tx1、Tx2、Tx3和Tx4表示,4个收发天线的接收端口在图4a中以Rx1、Rx2、Rx3和Rx4表示。功分模块201连接的发射链路分别用Tx1、Tx2、Tx3和Tx4表示,合路模块204连接的4个接收链路分别用Rx1、Rx2、Rx3和Rx4表示。

  如图4b所示,收发天线的另一种形式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抵消天线的另一种形式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在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的这种形式下,需要通过环形器进行发送和接收信号的隔离。这种场景下,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包括环形器206。对于任一全双工单元来说,收发天线侧的环形器记为第一环形器,抵消天线侧的环形器记为第二环形器。该四个全双工单元中的4个收发天线在图4b中以TRx1、TRx2、TRx3和TRx4表示。功分模块201连接的发射链路分别用Tx1、Tx2、Tx3和Tx4表示,合路模块204连接的4个接收链路分别用Rx1、Rx2、Rx3和Rx4表示。

  环形器206是一种单向导通的3端口器件,一般用来做天线的收发复用。以第一环形器进行举例来说明环形器的工作原理。比如从端口2进入的信号只能从端口3输出,从端口3进入的信号只能从端口1输出,所以一般将端口2接输出链路,端口3接发送天线或收发天线的发送端,端口1连接接收链路。,因此环形器206将一个天线端口扩展成发送射端口(环形器端口2)和接收端口(环形器端口1)。但是端口2和1之间无法做到完全隔离,隔离度一般为30~40dB,因此会有部分发送信号由端口2泄露到端口1形成对接收信号的干扰。因此,在多天线系统中,一个收发天线的接收端口能够接收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全部收发天线发送信号的干扰。

  可选的,基于干扰消除的效果取决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干扰消除的效果越好,本申请中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为了使得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趋于一致,本申请中可以设计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物理结构和尺寸相同。这需要对加工精度提高要求。但是不排除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物理结构和尺寸虽然不同,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散射参数矩阵却能够达到一致或者近似一致。

  其中,全双工通信装置中全部第一环形器的散射参数矩阵和全部第二环形器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可以是指在全频段相同,也可以是指在某一段频带内相同。

  采用收发分离的天线,虽然会使天线口径增加一倍以上,但是收发天线之间无需通过环形器进行隔离,而且通过一定的天线设计,提高收发天线的隔离度,结合本申请提供的干扰对消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干扰消除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全双工通信装置的架构,均可以应用收发分离的天线形式和收发共用的天线形式,除了天线形式不同,其它结构设计不变。本申请以下以收发共用的天线形式为例进行介绍,可以理解,以下描述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到收发分离的天线形式。

  基于上述各个全双工通信装置架构,以下提供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实现更好的消除干扰效果。

  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全双工通信装置架构中所描述的功分模块201可以是功分器。该功分器为等分功分器。功分器用于将待发送信号的功率进行平分,获得两路信号,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这样,第一信号的功率等于第二信号的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包括移相器(phase shifter,PS)207,可选的,该移相器207位于收发天线202与合路模块204之间,或者,移相器207位于抵消天线203与合路模块204之间。图5中以移相器207位于抵消天线203与合路模块204之间为例。或者说,合路模块204中包括合路器,还包括移相器207。合路器和移相器207实现合路功能。

  移相器207用于将抵消信号或者第三信号相移180度。具体地,将抵消信号或者第三信号相移180度,使得抵消信号和第三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或者,移相器207用于将抵消信号或第三信号进行移相,用于将抵消信号和第三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的整数倍。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或180度的整数倍)指的是理论上相位相差180度(或180度的整数倍),实际中由于器件加工误差以及周围环境影响,信号的相位差不可能是严格的180度(或180度的整数倍),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保证方案的效果,一般规定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即可,本文中,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或者其它度数)的含义均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具体的,若移相器207连接在合路器和抵消天线203之间,则移相器207用于接收来自抵消天线203的第二接收端口的抵消信号,将该抵消信号相移180度,或者将该抵消信号相移180度的整数倍。若移相器207连接在合路器和收发天线202之间,则移相器207用于接收来自收发天线202的第一接收端口的第三信号,将该第三信号相移180度,或者将该第三信号相移180度的整数倍。

  通过移相器207的设计,能够使得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和抵消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或者相差180度的整数倍。这样,在抵消信号和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或近似相等时,两者可以在合路模块204中抵消,起到消除干扰的作用。

  上述设计中,通过对待发送信号通过功分器进行功率等分,发送信号会有3dB的衰减,这样会造成能量浪费。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行下述设计,来提高发送信号能量的利用率。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全双工通信装置架构中所描述的功分模块201可以是定向耦合器或不等分功分器,如图6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包括移相器207,和放大器208,放大器也可以称为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放大器208连接与抵消天线203和所述合路模块204之间。定向耦合器用于对待发送信号按照比例进行功率分配,获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比例能够使得第一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二信号的功率。实际应用中,定向耦合器的功率分配使得第一信号的功率远大于第二信号的功率。这样,待发送信号的大部分功率都能够通过收发天线发送出去,只有一小部分功率传给抵消天线,从而有助于提高发送信号的利用率。定向耦合器的典型值为-10dB~-30dB,假设定向耦合器耦合出的第二信号为待发送信号功率的-20dB,这对待发送信号的功率几乎没有影响。根据全部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和全部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相同的设计,或者进一步根据第一环形器的散射参数和第二环形器的散射参数相同的设计,这样,抵消信号会比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低20dB。为了达到干扰消除的效果,在抵消信号输出一侧增加功率放大器208。放大器208用于将抵消信号的功率按照比例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抵消信号向合路模块204传输。这里放大器208对抵消信号进行放大的比例参考定向耦合器进行功率分配的比例,使得放大后的抵消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功率一致或趋于一致。例如,定向耦合器耦合出的第二信号为待发送信号功率的-20dB,则放大器208对抵消信号的功率放大增益为20dB,使得相互抵消的两路功率一致。由于放大器208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均非常小,因此抵消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失真较小,对抵消效果影响也较小。

  上述两种实现方式,无论采用功分器还是定向耦合器,均配合移相器207进行相移。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过巴伦的设计来实现功分,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移相器207的结构。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个全双工通信装置架构中所描述的功分模块201可以是巴伦,如图7所示,功分模块201为巴伦,巴伦用于将待发送信号转换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幅值相等且相位差为180度,或者相位差为180度的整数倍。该实现方式通过巴伦,可以使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幅度相等,符号相反。能够达到上述移相器207配合功分器或者定向耦合器的效果。并且使用巴伦进行功分,可以使两路信号的时延相等,更有利于实现宽带抵消。

  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提供了几种功分模块201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功分器、定向耦合器或巴伦,目的是为了使得抵消信号与干扰信号匹配,更好的实现消除干扰。无论哪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抵消信号的调节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固定的移相和固定的增益。实际应用中,由于加工精度的不同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影响干扰抵消深度,抵消信号都有可能出现不能与干扰信号完全匹配的情况。匹配是指相位和幅度的匹配。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计,能够对抵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整,使得抵消信号更好的匹配干扰信号,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图4a~图7中的装置结构中可以不包括屏蔽装置205,不排除其它能实现屏蔽装置205类似功能的方法或结构。各个可选部件或模块在图2所述的装置结构基础上进行设计。

  如图8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调移相器(phase shifter,PS)209,可调移相器209连接在抵消天线203和合路模块204之间,可调移相器209用于调节抵消信号的相位。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210,可调增益放大器210连接在抵消天线203和合路模块204之间,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用于调节抵消信号的幅度。为了简便示意,图8中示出了两个收发天线和两个抵消天线的架构,以M=2为例。其它全双工单元的设计类似。

  当然,可调移相器209也可以连接在收发天线202和合路模块204之间,可调移相器209用于调节第三信号的相位。可调增益放大器210也可以连接在收发天线202和合路模块204之间,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用于调节第三信号的幅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相位和幅度的调整,通过图9来示意一种例子。假设全双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基站,调节第三信号(或者干扰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关于相位和幅度的调节算法,干扰消除的过程其实是矢量信号加减的过程。如图9所示,当产生干扰信号时,调节可调移相器209的相位,使基带观测到的剩余干扰信号幅度最小,然后再调节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的增益,使基带观测到的剩余干扰信号幅度最小,由于该最小值问题是一个凸问题,此时得到的剩余干扰信号就是全局最小值,对应的可调移相器209和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的值也是最优解。图9中采用可调移相器209调节信号相位,可选择可替代的方式,例如其它相位调节的方法也同样适用,比如可以用多路延时线(即固定时延),然后调节每一路信号的幅度,同样可以达到调相的效果。

  通过上述对可调移相器209和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的设计,能够调节抵消信号或者第三信号(即干扰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使得抵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逼近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干扰消除的效果。

  实际应用中,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还会经过其它一些物理器件或者功能模块。为了使得方案更加便于理解,本申请以全双工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应用于网络设备为例,提供一种更加全面的装置结构介绍。

  增加的物理期间或功能模块可以在上述图2~图8中的任意一种装置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以图8所示的装置架构为基础为例,对更加全面的装置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0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物理器件或功能模块,或者说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连接以下几种物理器件或功能模块。数模(digital to analog,D/A)转换器、变频器、放大器、滤波器等。基带发射一个信号,经过D/A转换,上变频(upconverter),射频放大器(PA),变换成一个功率射频信号,该信号作为上文中的待发送信号,进入功分模块。在输出端输出一个干扰抵消之后的剩余信号,该干扰抵消后的信号经过接收链路,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下变频(down converter),模数(analog to digital,A/D)转换采样最终到基带进行处理。结合图8所示的构造,基带还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调节可调移相器209的相位,以及调节可调增益放大器210的增益值,使接收到的剩余干扰信号幅度最小。达到较好的干扰消除效果。为了简便示意,图10中示出了两个收发天线和两个抵消天线的架构,以M=2为例。其它全双工单元的设计类似。

  以上调整相位和幅度的设计能将收发天线的干扰信号降到最低,即发射通道对接收通道的干扰降到最低。但由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一致,因此来自不同收发天线的干扰之间的相对幅度和相位都是一样的,将收发单元内的干扰降低最低的同时,其它收发天线之间的干扰也被降到最低。按照相同的调整方式对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所有全双工单元进行校准,即可使所有干扰降低最低。因此本申请的校准过程同样拥有线性复杂度。

  由天线近场耦合引起的干扰信号和天线物理结构相关,一旦天线的结构确定,干扰信号也相对稳定,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器件的老化,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都会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最优的抵消效果,可以在基带对剩余干扰信号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剩余干扰信号幅度显著升高,就对重新调节可调移相器和可调增益放大器,进行重新校准。

  可调移相器和可调增益放大器可以周期性的启动,完成一次校准后,校准参数维持一段时间有效。有效期过后,或者到达周期后,再进行校准,即重新调节可调移相器和可调增益放大器,刷新校准参数。通过周期性启动可调移相器和可调增益放大器,可以节省全双工通信装置的功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基于上述对全双工通信装置的架构的描述,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以下从另一个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1所示,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功分模块1101、收发天线模块1102、抵消天线模块1103和合路模块1104。收发天线模块1102包括M个第一发送端口,以及包括M个第一接收端口。抵消天线模块1103包括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M第二接收端口。M为正整数,图11中以M=4为例。

  M个第一发送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发送端口与功分模块1101的一端连接,M个第二发送端口的任意一个第二发送端口与功分模块1101的另一端连接。M个第一接收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接收端口与合路模块1104的一端连接,M个第二接收端口的任意一个第二接收端口与合路模块1104的另一端连接。

  功分模块1101,用于获取M个待发送信号,将M个待发送信号的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分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M个第一信号中的第i个第一信号通过M个第一发送端口的第i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M个第二信号中的第i个第二信号通过M个第二发送端口的第i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

  收发天线模块1102,用于通过M个第一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M个第一信号中的第i个第一信号,以及通过M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M个第三信号。第i个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第i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其中,干扰信号包括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于M个第一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收发天线模块1102还用于将M个第三信号传输到合路模块1104。i的取值为[1,M],i为从1到M的整数。例如M=4,i=1、2、3或4。

  抵消天线模块1103,用于通过M个第二发送端口中的第i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M个第二信号中的第i个第二信号,以及通过M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M个抵消信号。M个第二接收端口中的第i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M个抵消信号中的第i个抵消信号。M个抵消信号中的第i个抵消信号包括第i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的来自M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抵消天线模块1103还用于将M个抵消信号传输至合路模块1104。

  合路模块1104,用于将M个第三信号和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其中,第i个第三信号和第i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

  该全双工通信装置中的收发天线模块1102的散射参数矩阵和抵消天线模块1103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

  可以认为收发天线模块1102是一个天线阵列,收发天线模块1102中包括M个收发天线,M个收发天线中的第i个收发天线包括第i个第一发送端口和第i个第一接收端口。类似的,可以认为抵消天线模块1103是一个天线阵列,抵消天线模块1103中包括M个抵消天线,M个抵消天线中的第i个抵消天线包括第i个第二发送端口和第i个第二接收端口。

  可选的,收发天线模块1102中的M个收发天线的物理结构及尺寸与抵消电线模块1103中M个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

  可选的,抵消天线模块1103还包括屏蔽装置,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所述M个第二接收端口置于屏蔽装置内,屏蔽装置用于阻挡抵消天线模块1103中M个第二发送端口发送的信号传输至外界,以及阻挡外界的信号被抵消天线模块1103中的M个第二接收端口中任一第二接收端口接收。

  可选的,屏蔽装置内附有吸波材料。对屏蔽装置的设计或描述,以及对吸波材料的设计和描述可以参照上文中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1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与图2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只是在示意形式上不同,两者的本质或者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因此,图3~图9对全双工通信装置的实现方式的设计可以应用到图11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

  例如,图11所示的全双工装置还可以包括屏蔽装置,M个第二发送端口和M个第二接收端口置于屏蔽装置内,屏蔽装置用于阻挡抵消天线模块发送的M个第二信号传输至外界,以及用于阻挡抵消天线模块通过M个第二接收端口接收外部信号。

  可选的,屏蔽装置内附有吸波材料。

  可选的,收发天线模块中的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模块中的抵消天线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

  可选的,功分模块为功分器;功分器用于将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的功率进行平分,第一信号的功率等于第二信号的功率。

  可选的,功分模块为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用于将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按照比例进行功率分配,第一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二信号的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该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放大器,放大器连接与抵消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之间;放大器用于将抵消信号的功率按照比例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抵消信号向合路模块传输。

  可选的,合路模块还包括移相器;移相器用于将抵消信号或者第三信号相移180度。

  可选的,功分模块为巴伦;巴伦用于将任意一个待发送信号转换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幅值相等且相位差为180度。

  可选的,收发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抵消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收发天线模块中的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通过第一环形器与功分模块和合路模块连接;抵消天线模块中的接收和发送共用天线通过第二环形器与功分模块和合路模块连接。

  可选的,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特性参数相同,和/或,第一环形器和第二环形器的物理结构及尺寸相同。

  可选的,收发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抵消天线模块包括接收和发送分离的天线。

  可选的,该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包括可调移相器,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抵消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之间,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抵消信号的相位;

  该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抵消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之间;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抵消信号的幅度。

  可选的,该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调移相器,可调移相器连接在收发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之间,可调移相器用于调节第三信号的相位;可选的,该全双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调增益放大器,可调增益放大器连接在收发天线模块和合路模块之间;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调节第三信号的幅度。

  图11的全双工通信装置中上述各个可选部件或模块的具体设计方式的描述可以参照图2~图10的描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对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方法的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1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M=4为例,全双工通信方法的原理如下所述。

  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4个接收通道和4个发射通道,或者全双工通信装置应用的通信系统包括4个接收通道和4个发射通道。收发天线模块1102包括四个第一发送端口,分别命名为:Tx1,Tx2,Tx3,Tx4。收发天线模块1102还包括四个第一接收端口,分别命名为:Rx1,Rx2,Rx3,Rx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通过简单扩展可适用于更多收发通道的全双工应用。本实施例以4个为例,M的取值还可以大于4。对于全双工天线系统,部分发送信号会从M个第一发送端口耦合至其中一个第一接收端口,从而对该第一接收端口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形成干扰。M个发送信号对任一第一接收端口接收的有用信号的干扰可以用散射参数矩阵(scattering parameter matrix,S-parameter matrix)描述,例如:

  

  散射参数矩阵中任意元素可定义为:

  SRxi,Txj=bRxi/aTxj

  其中aTxj表示发射端口j的输入信号,bRxi表示接收端口i的输出信号,SRxi,Txj则表示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其它所有端口接匹配负载)。j的取值为[1,M],j为从1到M的整数。例如M=4,j=1、2、3或4。本申请中,要求抵消天线的S参数矩阵(即散射参数矩阵)与收发天线的S参数矩阵保持一致,因此抵消天线中发送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干扰也可以用相同的散射参数矩阵描述。干扰消除的效果取决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干扰消除的效果越好。为使两个天线的散射参数保持一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两个天线的物理结构和尺寸相同,这种情况下一致性只受加工误差的影响。但是也不排除两个天线结构不一样,但是其S参数矩阵一致或者近似,尤其是在窄带情况下。

  本申请中干扰抵消的方法如下所述。

  一组待发送信号由发射链路输出进入功分模块,功分模块将待发送信号功分成两路信号,上述过程可表示为向量的形式:

  

  其中a表示功分模块的输入信号,即待发送信号。表示传输到收发天线的第j个第一发送端口的信号,表示传输到抵消天线第j个第二发送端口的信号,两路信号幅度和相位均相等或者差一个固定的倍数:

  

  待发送信号被功分之后,一路信号传输到收发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口,大部分信号通过收发天线的第一发送端口发射出去,但有一小部分信号会耦合到第一接收端口对接收信号形成干扰,并且任意两个第一发送端口和第一接收端口都存在干扰。例如,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为可表示为:

  

  其它第一接收端口收到的干扰信号以此类推,所有接收端口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可以写成矩阵向量相乘的形式:

  

  对于全双工通信系统,收发天线在发送信号的同时也在接收信号,因此在收发天线的接收端口接收到的除了干扰信号之外,还有收发天线接收到的外部信号:

  

  其中代表收发天线接收端口i收到的外部信号,代表收发天线接收端口i收到的总信号。

  从功分模块输出的另一路信号会传输到抵消天线的发送端口(第二发送端口),同样的,发送端口对接收端口会产生干扰,干扰信号可表达为:

  

  由于抵消天线置于一个屏蔽装置或屏蔽空间中,因此抵消天线接收不到外部信号或来自外界的信号。

  最后,收发天线的第一接收端口收到的信号和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收到的信号在合路模块进行干扰消除。由于M个抵消天线和M个收发天线散射参数矩阵均相同,且第一发送端口的发送信号和第二发送端口的发送信号也相同,或者差一个固定倍数。第一发送端口对第一接收端口的干扰,与第二发送端口对第二接收端口的干扰,也相同或者相差一个固定倍数。将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输出的抵消信号进行处理,使收发天线的第一接收端口输出的干扰信号和抵消天线的第二接收端口输出的抵消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差180°(或180°的整数倍),然后进行合路,合路模块的输出信号为:

  

  从上述公式(9)可以看出,收发天线上M个第一接收端口收到的所有干扰信号被一次性消除,最后合路模块只输出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合路模块的输出信号送到接收链路进行处理。

  以上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的原理。

  在一个全双工通信系统的收发天线阵列中,任意两个收发天线之间都会存在干扰,因此共有M2个干扰信号,现有的主动射频干扰消除方案中,需要对每一个干扰信号分别生成一个抵消信号,然后调整抵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其与干扰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差180°(或180°的整数倍),然后和干扰信号进行抵消,因此系统的硬件复杂度为M2,当天线数量增加时,干扰抵消电路的复杂度会急剧上升,使硬件电路变得难以实现,而且复杂度升高也会影响抵消效果。而在本申请中,利用M个抵消天线或者其它多端口网络,M个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与M个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对收发天线所有接收端口上收到的所有干扰信号同时进行重建或消除,干扰消除的硬件复杂度大大降低,硬件复杂度由M2降为M。由于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抵消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率响应也基本相同,无需对抵消信号进行过多的调幅和调相处理,相比于现有方案硬件复杂度也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由公式(1)~公式(9)可以看出,本方案最终的抵消效果,只和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参数一致性有关。当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随频率发生变化时,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化,因此抵消效果不会随散射参数的变化而降低,因此本方案的抵消效果理论上和频率无关,可以达到非常宽的抵消带宽。当然由于需要对其中一路信号进行180度相移,会造成两路信号延时不同,抵消带宽也将受到限制。

  由于本申请的方案硬件复杂度低,干扰抵消不受端口匹配的影响,抵消带宽较宽,因此本方案容易和其它干扰消除方案共用,以进一步提升干扰抵消的效果。同时本申请对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摆放位置也没有限制,天线阵列可以摆放成二维阵列,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本申请中,通过提高天线和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收发天线和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干扰消除效果。通过提高屏蔽装置内吸波材料的吸波效果,能够保证屏蔽装置内部吸波材料吸收抵消天线发射的信号而不引起反射,使抵消天线和收发天线工作在相同的环境中,保证抵消天线输出的抵消信号与收发天线上的干扰信号相同,从而提高干扰消除效果。

  结合上述对消除干扰原理的描述,例如在图5所示的全双工通信装置的架构基础上,干扰消除的流程如下所述。

  待发送信号进入3dB功分器,经过功分器进行功分,获得幅度和相位均相等的两路信号,一路信号进入收发天线,另一路进入抵消天线。具体地,一路信号进入与收发天线连接的环形器的2端口,另一路信号进入与抵消天线连接的环形器的2端口。在收发天线上,发送信号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干扰,收发天线接收端口输出的干扰信号可表示为:

  

  其中,代表第j个环形器的2端口与第i个环形器的1端口之间的散射参数,代表第j个环形器的2端口的输入信号,代表第i个环形器1端口的输出信号。收发天线在发射信号的同时也在接收信号,因此总的输出信号可表示为:

  

  另一方面,由于收发天线阵列和抵消天线阵列的特性参数相同,其连接的环形器特性也相同,抵消天线上也存在相同的抵消信号。由于抵消天线阵列置于屏蔽装置中,接收不到其它通信装置发来的有用信号,因此在抵消天线上收到的抵消信号(即与其连接的环形器1端口的输出信号)可以表示为:

  

  在接收端,将抵消天线输出的抵消信号相移180度,然后和收发天线的环形器端口1的输出总信号进行合路,可以将收发天线接收到的所有干扰信号进行抵消,因此合路器的输出信号为:

  

  由公式13,经过合路器,收发天线上所有的干扰信号同时得到了消除,合路器输出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到射频接收链路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对消除干扰原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方法,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全双工通信方法流程如下。

  S1201、将M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

  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S1202、将M个第一信号通过M个收发天线发送,将M个第二信号通过M个抵消天线发送。

  M个收发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与M个抵消天线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

  S1203、通过M个收发天线接收M个第三信号,通过M个抵消天线接收M个抵消信号。

  其中,M个第三信号中的第i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干扰信号包括第i个收发天线接收到的来自M个收发天线发送的信号,i为1,2,……M中的任意一个整数;

  S1204、将M个第三信号和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

  可选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

  或者,将抵消信号相移整数倍的180度。将M个第三信号和相移后的M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

  可选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功率相差固定的倍数。

  该方法与上述全双工通信装置的原理相同,相互可以参考,细节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收发天线数量不一致时,全双工通信方法包括:将M个待发送信号进行功率分配,获得M个第一信号和M个第二信号,所述M为正整数;将所述M个第一信号通过收发天线发送,将所述M个第二信号通过抵消天线发送,所述收发天线的M个发送端口和N个接收端口形成的散射参数矩阵与所述抵消天线的M个发送端口和N个接收端口形成的散射参数矩阵相同;通过收发天线接收N个第三信号,通过所述抵消天线接收N个抵消信号,其中,所述N个第三信号中的第j个第三信号包括干扰信号和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j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来自所述M个发送端口发射的信号,j为1,2,……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将所述N个第三信号和所述N个抵消信号进行差分合路,输出干扰抵消后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通信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